《列子》人生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8 17:46
今本《列子》乃魏晋时期的伪书,系玄学著作。《列子》哲学以人生哲学为核心,其人生哲学主要包括生成论、生死观、意识观、人生价值观、道德观、处世观、养生论、人生理想等,内容广泛而且深刻。 《列子》以道为生死的本体,同时强调体认当下,更加关注人们对于生死的看法是否能超越生死。《列子》把生死看作是自然之事,从根本上否定生死的界线,以为死亡是生命的归宿,鼓励人们在生死问题上怀有现实精神,珍惜现有的生命,不以天下危及个人的现实生存,从对死亡的忧虑转化为对现实的美好追求,在此基础上以死亡为最终的归宿,从而不过分恋生畏死。 《列子》非常关注人的精神,对人类心理活动的知、情、意给予了高度重视。它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对人类的意识加以探讨,详细描绘了意识的清醒、睡眠、催眠这三种状态。《列子》对感觉和知觉的分析,可以用现代心理学的感知觉理论加以概括,它对变态的感知觉以及成因的作了描述,细致而且深具启发性。《列子》的释梦思想也很丰富,与现代心理学的多种释梦思想有诸多相似之处。 《列子》认为人生价值在人生的活动中得以体现,本质是对自然、社会、他人、自我所具有的作用,以及应该达到的效果。在《列子》看来,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真正享有当下的快乐时光。《列子》充分肯定了人生的现实价值,对人的生存困境进行了深刻地思考,从个体存在出发抛弃虚名、贵身爱己、率性而为,体现了生命存在的生动性和合理性。也表达了《列子》不以身外之物累心的现实追求,以及对现实美好人生的渴望。 《列子》以自我的存在为生命的最高价值。就个体生命言,《列子》重视生命本身而断然弃绝纲常礼教,是对儒家重义人生观的反对。就人类生命的全体而言,《列子》建立个体本位的道德原则,从人性出发,把人看作是自然之一员,以为人人皆有趋乐避苦的天性,人人皆有追求感官快乐的内在要求。它以为人常常被痛苦和快乐所主宰,那么苦和乐便可能成为道德的本源,因此,人不利我、我不利便成为《列子》治理天下的设想,天下和谐与自性的满足在此设想下融为一体。《列子》还总结出韬光养晦、持弱制强、审时度势等一系列生存谋略,充满机敏与和智慧,其目的无非是为生存做出最理智的选择。 《列子》以保有形体的存在为先,在此前提下适度重视养生。《列子》所谓养生不单纯是一个形养的过程,更强调追求生命的质量,“养”被其视为对生命真谛的体悟,对自然自在自为的生存过程的回归,是对自由人生价值的自主选择。肉体的存在只是生命的最基本形式,以清明的精神对自然之道进行回应才是《列子》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用《列子》的话概括就是“从心而动不违自然”。由此出发,《列子》推而广之,由己及人、由人及众、由众及国,期望达成一个自然理想的人际社会,实现对自然最完整的融合。 本文置《列子》于魏晋时代背景下,考察其人生哲学对生命本质、生命构成、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认识。对于学界未曾涉及的《列子》心理学做了初步研究,概括出《列子》在研究范围、研究主题等方面与现代心理学相关的事实与材料,尝试着揭示其内涵心理学思想的特点及逻辑规律。 本文也从不同于前人的视角,尝试着分析《列子》具有现代社会性道德萌芽、个人本位的道德哲学思想。《列子》真正关注的是把正当的个人利益作为社会道德的基础,充分重视个人的权利、个人存在的价值、个人的首创精神和自我实现精神,强调尊重个人的独立人格,在政治上人人自治,则无需任何人的统治,君臣之道便用不着了。肯定了以个体生存、利益、幸福为基础的道德原则,以及以此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总之,全文揭示出《列子》在死亡意识这一原动力推动下,以追求现世幸福为核心的人生观。
【学位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B23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生死自然、非物非我的生命观
第一节 “冲和气者为人”:生命的产生
一、天地委形
二、种皆有几
三、类无贵贱
第二节 “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生命的过程
一、大化有四
二、死生往返
三、生行死归
第三节 “死生自命也”:生命与自然
一、命即自然
二、生死自然
三、齐一生死
第二章 神形兼有、梦觉皆备的意识观
第一节 “觉有八徵”:清醒的知觉
第二节 “梦有六侯”:睡眠的经验
第三节 梦觉之间:催眠的过程
第三章 轻名重实、逸性全身的人生价值观
第一节 “去名者无忧”:不为名累
一、名者伪矣
二、名宾实主
三、弃名从实
第二节 “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贵身爱己
一、名士难全的时代
二、儒道之贵身
三、《列子》之贵身
第三节 “不治世故,放意所好”:率性而为
一、生命之真价值
二、审美的生活方式
第四章 自然人性、个人本位的道德观
第一节 “为美厚尔,为声色尔。”:道德的人性论前提
第二节 “物我兼利,古之道也”:人性为本的道德原则
第三节 “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社会性道德萌芽
第五章 知持后、言持身的处世观
第一节 “人有三怨,子知之乎?”:韬光养晦与他人处
一、强势弱行得人心
二、慎言慎行人随之
三、贤不自贤人爱之
第二节 “天下有常胜之道,有不常胜之道”:保守柔弱胜刚强
第三节 “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审时度势以成功
一、得时昌失势亡
二、量利害料虚实
第六章 守纯气、进内外的养生观
第一节 “壹其性,养其气”:养形始于气之和
一、冲和之气以为人身
二、虚实寒温不失节度
第二节 “减己思虑之事,疾并少间”:养神皆在少思虑
一、诸病皆由心中起
二、神合于无以养神
第三节 “肆之而已,勿壅勿阏”:逸养生命应自然
第七章 自然人生、自然之国的现世理想
第一节 “权门兼并,强弱相凌”:列子的现世困扰
第二节 “圣人藏于天,故物莫之能伤也”:立足现实
一、历水火无所伤
二、常人的法自然
三、人格的自由境界
第三节 国无帅长,民无嗜欲:华胥之国的理想社会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60403
【学位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B23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生死自然、非物非我的生命观
第一节 “冲和气者为人”:生命的产生
一、天地委形
二、种皆有几
三、类无贵贱
第二节 “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生命的过程
一、大化有四
二、死生往返
三、生行死归
第三节 “死生自命也”:生命与自然
一、命即自然
二、生死自然
三、齐一生死
第二章 神形兼有、梦觉皆备的意识观
第一节 “觉有八徵”:清醒的知觉
第二节 “梦有六侯”:睡眠的经验
第三节 梦觉之间:催眠的过程
第三章 轻名重实、逸性全身的人生价值观
第一节 “去名者无忧”:不为名累
一、名者伪矣
二、名宾实主
三、弃名从实
第二节 “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贵身爱己
一、名士难全的时代
二、儒道之贵身
三、《列子》之贵身
第三节 “不治世故,放意所好”:率性而为
一、生命之真价值
二、审美的生活方式
第四章 自然人性、个人本位的道德观
第一节 “为美厚尔,为声色尔。”:道德的人性论前提
第二节 “物我兼利,古之道也”:人性为本的道德原则
第三节 “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社会性道德萌芽
第五章 知持后、言持身的处世观
第一节 “人有三怨,子知之乎?”:韬光养晦与他人处
一、强势弱行得人心
二、慎言慎行人随之
三、贤不自贤人爱之
第二节 “天下有常胜之道,有不常胜之道”:保守柔弱胜刚强
第三节 “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审时度势以成功
一、得时昌失势亡
二、量利害料虚实
第六章 守纯气、进内外的养生观
第一节 “壹其性,养其气”:养形始于气之和
一、冲和之气以为人身
二、虚实寒温不失节度
第二节 “减己思虑之事,疾并少间”:养神皆在少思虑
一、诸病皆由心中起
二、神合于无以养神
第三节 “肆之而已,勿壅勿阏”:逸养生命应自然
第七章 自然人生、自然之国的现世理想
第一节 “权门兼并,强弱相凌”:列子的现世困扰
第二节 “圣人藏于天,故物莫之能伤也”:立足现实
一、历水火无所伤
二、常人的法自然
三、人格的自由境界
第三节 国无帅长,民无嗜欲:华胥之国的理想社会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郎文春;《列子》思想初探[D];西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60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60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