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从“恶之来源”看蕺山学在宋明理学中的定位

发布时间:2020-11-02 23:53
   刘蕺山承续理学数百年之流传与积累,被称为理学殿军。牟宗三对宋明理学的三系划分引起了许多争议。蕺山思想的一个独特之处即是对于过、恶等观念的仔细辨别及论述,并对"恶之来源"的问题在心性论中做出了明确的定位。以"恶之来源"作为切入点,五峰与蕺山都在坚持性善传统的前提下,一方面注重具体实践中道德判断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在理学视域下对"恶之来源"予以了形上层面的说明。他们由此更加重视过、恶的隐秘存在,正视人欲的起心动念,并将工夫修行更加具体地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就这一点而言,五峰、蕺山之学确有一遥相呼应并可上溯到程明道,他们以一种"至善而具善恶"的义理架构为儒家性善论与工夫论之间理论张力的解决提供了独特解答。
【文章目录】:
一、刘蕺山在《人谱》中对“恶”的探讨
二、“人极即太极”对理学“恶之来源”问题的创新
三、明道与五峰对“恶之来源”的讨论
四、“至善而具善恶”与“恶是善之缺乏”的理论架构差别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振纲;论蕺山之学的定性与定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李振纲;心体的重建与理学的终结——兼论蕺山学逻辑向度与历史向度的离异[J];现代哲学;2004年04期

3 吴天寒;;试论蕺山学对德性本体的重建——以其对《大学》《中庸》之诠释为例[J];昭通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4 张瑞涛;;“兢兢无负其本心”——蕺山后学祝渊的思想世界[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6期

5 方旭东;;蕺山“前四句”的文本问题——基于耿宁工作的进一步讨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6 文碧方;;吕大临与“五峰蕺山系”[J];人文论丛;2006年00期

7 冯前林;;论熊十力对刘蕺山的批评[J];中国哲学史;2020年02期

8 张天杰;;陈确对刘宗周的孺慕及其对蕺山学的弘扬[J];齐鲁学刊;2014年01期

9 李振纲;李超英;;刘宗周“本体与工夫”的语境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陈永革;;从良知之辨看蕺山之学的义理建构[J];中国哲学史;2007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宏;《人谱》与蕺山学[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纪翌林;在“心”、“意”、“志”之间[D];山东大学;2020年

3 梁玲;刘宗周政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4 韩国茹;刘蕺山《人谱》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5 王一麟;刘蕺山慎独思想简论[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67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67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9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