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康德《永久和平》与康有为《大同书》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8 21:07
   一直以来,康有为大同思想的研究者似乎都在关注同一个焦点问题,那就是康有为的大同思想究竟是中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先声,还是一种欧洲资产阶级理论在中国社会的理想化。可是在研究康有为大同思想进而涉及康有为思想的基础之时我发现,一个更有意义的问题却似乎被大多数人所忽略了,那就是康有为甚至与康有为同时代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在吸收西方思想、研究西方社会理论之时对西方思想的误读。有鉴于此,本文挑选了西方思想家中理性主义的代表者康德及其“永久和平”思想与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做比较研究。由于《永久和平》是康德基于自由、平等与独立基础之上,对于人类未来的一种哲学思考,而康有为的《大同书》也正是由康有为所理解的自由、平等与独立精神为主干而构建的。本文的中心也就变成了比较西方理性主义的自由、平等、独立观,与康有为这样近代中国思想界的佼佼者身上那种基于中国传统思想,但却通过吸收西方相关思想之后所形成的自由、平等、独立观之间的异同。通过比较与研究,笔者发现康德所构想的人类和平的达成所遵循的是基于理性之上的自由、平等、独立与竞争的原则。而康有为则仅仅是从字面上来理解西方的自由、平等与独立,并且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功利主义的原则来构建他的“大同世界”。在康德笔下,人们遵循理性的指引而达到一个“求异致同”的和平社会;而康有为则从狭义的意义上来理解自由、平等与独立,从而使得他要求未来的“大同世界”成为一个“求一致同”的社会。于是,本文从研究康德《永久和平》与康有为《大同书》的哲学基础开始。探讨了康德建立在自然目的之上的历史哲学观以及他的“自然目的”的具体内容,并通过自然对人类社会最终目的的规定开始讨论人类的理性,以及人类如何通过理性的力量来认识和谐的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自由、平等与独立等权利的真正内涵。紧接着,本文开始分析康有为《大同书》中社会思想的哲学基础,探讨了康有为如何从进化史观开始,进而开始对传统儒学进行全新的诠释,并通过这种新的诠释将西方思想中的自由、平等与独立援引到儒学当中。依此得出了他独特的自由、平等与独立观,然后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他所理解的西方功利主义哲学思想展开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为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的构建提供一些理性的思考与建议是两位思想家的共同心愿,这也使得他们对于理想社会的达成路径的设想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但是哲学基础的不同使得他们虽然有着同样的心愿,却最终在人类社会进步的终极目的内容与具体实现方式上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
【学位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B25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永久和平》与《大同书》的时代背景
第二章 《永久和平》的哲学基础
    2.1 自然目的——理解人类历史的出发点
        2.1.1 自然目的论的提出
        2.1.2 自然目的论的内容——普遍法治的社会
    2.2 人是理性的被创造物
    2.3 人性中的非社会性—人类社会得以前进的推动力
    2.4、基于理性之上的自由、平等与独立
    2.5 社会契约论
第三章 康有为大同思想及与康德思想之比较
    3.1 康有为的进化史观
    3.2 康有为的新仁学
    3.3 康有为的自由、平等与独立观
    3.4、康有为的功利主义哲学观
第四章 实现永久和平与走向世界大同
    4.1 实现永久和平与世界大同方式的异同
        4.1.1.相似之处
        4.1.2 存在的差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燕;;大同世界——孔子心目中的桃花源[J];神州;2011年18期

2 潘家云;;雷人雷语的心理分析[J];天涯;2011年04期

3 王贵;;长相思——建党90周年感怀[J];中华魂;2011年08期

4 孙海云;;寻找乌托邦[J];神州;2011年18期

5 李海鹏;;人性的因素[J];青年博览;2011年16期

6 ;放眼天下[J];新经济;2001年05期

7 熊炬;;缅怀孙中山先生[J];中华魂;2011年09期

8 王双;;德治的本来面目和可操作性及正当性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9 周亚敏;;理想与现实的悲歌——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J];考试周刊;2011年50期

10 苗方轶;;先秦“和平论”思想的历史延续及其现实意义[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宿晓;国际正义与全球正义辨[D];吉林大学;2006年

2 顾韶阳;理想与现实—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作品中人性的揭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毛文凤;近代儒家终极关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胡锐军;理想的诉求与没落[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其新;康德《永久和平》与康有为《大同书》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2 周治伟;世界公民观点下的永久和平[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冯昌道;经由世界公民观念达致永久和平[D];广西大学;2007年

4 陆忠虎;以实现永久和平为最高理念[D];兰州大学;2008年

5 李新士;康德权利法哲学思想解读及其实践困境和理论意义浅析[D];湘潭大学;2007年

6 熊雯;启蒙时期福泽谕吉与康有为的民权思想比较[D];湖南大学;2006年

7 王瑜;论康德无政府文化实现的现实性与非现实性[D];吉林大学;2008年

8 刘昱东;罗素和平主义思想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姚方亮;国际政治中的妥协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龙运杰;康德世界主义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89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89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3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