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看朱熹注“四书”
发布时间:2020-12-05 12:11
从20世纪六十年代起,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在欧美各国迅速而广泛地发展,不仅在哲学领域内成为当代西方哲学继现象学、存在主义后发展的主要趋势,而且在人文学科领域内也纷纷出现了以哲学诠释学为理论基础的文学诠释学、历史诠释学、法学诠释学、艺术诠释学和社会诠释学等,达到了西方诠释学发展的高峰。朱熹在注“四书”的过程中,将经学诠释与哲学诠释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典诠释学思想,对中国经典诠释的理论和实践都做出了创发性的贡献,同样达到中国诠释学思想发展的高峰。本文一共分四章。第一章考证了中西传统下“诠释”一词,并介绍了中西方悠久的诠释传统;第二章概述了西方诠释学的发展,从“视域融合”、“效果历史”和“能被理解的存在即语言”三个方面阐述了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理论;第三章阐述了“四书”与“五经”的更替、朱熹的“四书”学与在注“四书”过程中形成的经典诠释学思想及《四书章句集注》的深远影响。本文的第四章将分别从理论的诠释对象、前见与理解之蔽、方法论、实践智慧与历史地位和影响等方面对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与朱熹的经典诠释学思想进行一番分析与解读,在哲学诠释学这样一个新的视角下去更好地研究朱熹的经典诠释学思想,...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
(二) 研究现状分析
(三) 研究目标与意义
一、中西方悠久的诠释传统
二、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
(一) 西方诠释学概况
1. 作为诠释技艺的早期诠释学
2. 作为理解方法论的一般诠释学
3. 上升为哲学的哲学诠释学
(二)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主要思想
1. 视域融合
2. 效果历史
3. 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
三、朱熹注“四书”
(一) “五经”学的衰落与“四书”学的兴起
(二) 朱熹的“四书”学
1. “四书”次序
2. “四书”地位高于“五经”
(三) 朱熹的经典诠释学思想
1. 经典诠释的依据——经典原文和原义
2. 经典诠释的标准——义理和天理
3. 经典诠释的方法论原则
4. 本体论诠释学思想
(四) 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的深远影响
四、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与朱熹经典诠释学思想的比较
(一) 诠释对象——关于文本
(二) 前见与理解之蔽
(三) 方法论
(四) 实践智慧
(五) 历史地位与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下)[J]. 洪汉鼎. 河北学刊. 2008(02)
[2]理解方法论视野中的读者与文本——加达默尔与方法论诠释学[J]. 潘德荣. 中国社会科学. 2008(02)
[3]走向生存论意义的方法论——关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方法论沉思[J]. 彭启福. 天津社会科学. 2008(01)
[4]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上)[J]. 洪汉鼎. 河北学刊. 2008(01)
[5]从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变革到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的转变[J]. 吴大庆.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7(06)
[6]传统·理解·此在——伽达默尔时间距离的诠释学意蕴[J]. 陈永杰. 学术交流. 2007(12)
[7]由“四书学”的形成看儒学的开展[J]. 郭齐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8]中西解释学意义观和理解观之比较[J]. 李有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9]诠释学与伦理学——纪念伽达默尔逝世五周年[J]. 薛华. 学术研究. 2007(10)
[10]解释学的逻各斯与道的解释学——中西解释学的差异根源[J]. 刘毅青. 学术探索. 2007(05)
本文编号:2899431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
(二) 研究现状分析
(三) 研究目标与意义
一、中西方悠久的诠释传统
二、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
(一) 西方诠释学概况
1. 作为诠释技艺的早期诠释学
2. 作为理解方法论的一般诠释学
3. 上升为哲学的哲学诠释学
(二)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主要思想
1. 视域融合
2. 效果历史
3. 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
三、朱熹注“四书”
(一) “五经”学的衰落与“四书”学的兴起
(二) 朱熹的“四书”学
1. “四书”次序
2. “四书”地位高于“五经”
(三) 朱熹的经典诠释学思想
1. 经典诠释的依据——经典原文和原义
2. 经典诠释的标准——义理和天理
3. 经典诠释的方法论原则
4. 本体论诠释学思想
(四) 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的深远影响
四、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与朱熹经典诠释学思想的比较
(一) 诠释对象——关于文本
(二) 前见与理解之蔽
(三) 方法论
(四) 实践智慧
(五) 历史地位与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下)[J]. 洪汉鼎. 河北学刊. 2008(02)
[2]理解方法论视野中的读者与文本——加达默尔与方法论诠释学[J]. 潘德荣. 中国社会科学. 2008(02)
[3]走向生存论意义的方法论——关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方法论沉思[J]. 彭启福. 天津社会科学. 2008(01)
[4]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上)[J]. 洪汉鼎. 河北学刊. 2008(01)
[5]从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变革到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的转变[J]. 吴大庆.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7(06)
[6]传统·理解·此在——伽达默尔时间距离的诠释学意蕴[J]. 陈永杰. 学术交流. 2007(12)
[7]由“四书学”的形成看儒学的开展[J]. 郭齐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8]中西解释学意义观和理解观之比较[J]. 李有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9]诠释学与伦理学——纪念伽达默尔逝世五周年[J]. 薛华. 学术研究. 2007(10)
[10]解释学的逻各斯与道的解释学——中西解释学的差异根源[J]. 刘毅青. 学术探索. 2007(05)
本文编号:2899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99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