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价值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7 07:59
马克思早期的一些的经典原著和马克思、恩格斯两人早期合著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哲学思想,马恩早期的著作虽然没有专门对价值进行论述,但“人”以及“人的解放”始终贯穿在他们的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中的价值思想,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现实的人”是其早期价值思想中的价值主体,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的人”的论述充分展现了人的本质以及作为价值主体——现实人的特征,揭示了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的关系。在对现实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本文也将对早期经典著作中的价值本质思想进行解读,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人类活动要遵循“对象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本文认为“对象尺度”反映的则是价值的客观性,“人的内在尺度”则是强调价值的主体性。由此可见价值本质表现为价值的主体性与价值的客观性。“人的解放”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的追求,人的解放程度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的解放的最高阶段,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人的解放是与人的异化联系在一起的,消除异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历程,人的解放有其深刻的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消除异化、实现人...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和不足
1.6 价值范畴的概念
1.7 马克思恩格斯价值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 价值主体:现实的人
2.1 现实人思想的演化
2.1.1 黑格尔唯心主义立场时期人的本质
2.1.2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立场时期人的本质
2.1.3 唯物史观立场时期人的本质
2.2 价值主体的特征
2.2.1 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2.2.2 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2.3 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
第三章 价值本质:主体性与客观性
3.1 价值的主体性
3.1.1 独特性
3.1.2 多维性
3.1.3 时效性
3.2 价值的客观性
3.2.1 客体的客观性
3.2.2 主体的客观性
第四章 价值目标:人的解放
4.1 人的解放提出与发展
4.2 价值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异化问题
4.3 人的解放的本质内涵
4.3.1 人的劳动能力解放
4.3.2 人的自由个性解放
4.3.3 人的社会关系解放
4.4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解放的最高阶段
4.5 价值目标的实现路径
4.5.1 生产力的发展
4.5.2 消灭分工和私有制
4.5.3 扩大社会交往
4.5.4 无产阶级革命
第五章 价值评价标准:多数人的利益
5.1 价值评价的不同源于主体利益的差别
5.2 价值评价是主体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5.3 群众史观是“多数人利益”的基础
5.3.1 大多数群众与多数人利益
5.3.2 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
第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价值思想的当代意义
6.1 理论意义
6.1.1 是认识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6.1.2 是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
6.2 现实意义
6.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该坚持规律性与和目的性的统一
6.2.2 中国共产党应做到执政能力建设与人民利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价值:主体性的理解[J]. 鲁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2]马克思价值思想的文本解读[J]. 王燕群,吴倬.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3]论马克思的“价值”思想[J]. 吴倬,王燕群.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19)
[4]关于价值本质的哲学思考[J]. 张佳亮,张桦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13)
[5]马克思价值思想及其当代现实意义[J]. 王燕群,吴倬. 北方论丛. 2010(01)
[6]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现实的人”抑或“实践”[J]. 吴仁平. 求索. 2009(10)
[7]论价值与存在[J]. 王玉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9(05)
[8]哲学的价值新论[J]. 李德顺,孙伟平. 哲学研究. 2009(06)
[9]辩证地认识“现实的人”与“抽象的人”[J]. 王昌英.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10]马克思价值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一种文本视域的解读[J]. 栾亚丽. 新疆社会科学. 2009(01)
本文编号:3021935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和不足
1.6 价值范畴的概念
1.7 马克思恩格斯价值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 价值主体:现实的人
2.1 现实人思想的演化
2.1.1 黑格尔唯心主义立场时期人的本质
2.1.2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立场时期人的本质
2.1.3 唯物史观立场时期人的本质
2.2 价值主体的特征
2.2.1 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2.2.2 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2.3 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
第三章 价值本质:主体性与客观性
3.1 价值的主体性
3.1.1 独特性
3.1.2 多维性
3.1.3 时效性
3.2 价值的客观性
3.2.1 客体的客观性
3.2.2 主体的客观性
第四章 价值目标:人的解放
4.1 人的解放提出与发展
4.2 价值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异化问题
4.3 人的解放的本质内涵
4.3.1 人的劳动能力解放
4.3.2 人的自由个性解放
4.3.3 人的社会关系解放
4.4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解放的最高阶段
4.5 价值目标的实现路径
4.5.1 生产力的发展
4.5.2 消灭分工和私有制
4.5.3 扩大社会交往
4.5.4 无产阶级革命
第五章 价值评价标准:多数人的利益
5.1 价值评价的不同源于主体利益的差别
5.2 价值评价是主体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5.3 群众史观是“多数人利益”的基础
5.3.1 大多数群众与多数人利益
5.3.2 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
第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价值思想的当代意义
6.1 理论意义
6.1.1 是认识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6.1.2 是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
6.2 现实意义
6.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该坚持规律性与和目的性的统一
6.2.2 中国共产党应做到执政能力建设与人民利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价值:主体性的理解[J]. 鲁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2]马克思价值思想的文本解读[J]. 王燕群,吴倬.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3]论马克思的“价值”思想[J]. 吴倬,王燕群.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19)
[4]关于价值本质的哲学思考[J]. 张佳亮,张桦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13)
[5]马克思价值思想及其当代现实意义[J]. 王燕群,吴倬. 北方论丛. 2010(01)
[6]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现实的人”抑或“实践”[J]. 吴仁平. 求索. 2009(10)
[7]论价值与存在[J]. 王玉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9(05)
[8]哲学的价值新论[J]. 李德顺,孙伟平. 哲学研究. 2009(06)
[9]辩证地认识“现实的人”与“抽象的人”[J]. 王昌英.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10]马克思价值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一种文本视域的解读[J]. 栾亚丽. 新疆社会科学. 2009(01)
本文编号:3021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021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