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与中道 ——先秦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1-02-11 21:09
从追本溯源的角度,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先秦儒家中庸思想的发展过程,展现了孔子、子思、孟子和荀子这些思想家们中庸思想的理论特色,揭示出其本质区别在于对“何为中”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在孔子那里,中庸是一个哲学范畴,是贯穿其学说的核心。究其本质,是主张从全局出发,尤其是要照察矛盾的双方或多方,既注意其对立性又不忘其统一性,避免因走极端而犯过犹不及的错误,从而全面地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可将此概括为“全为中”;思孟学派从心性学出发,主张“诚为中”和“仁义为中”,其共同点是“德性为中”,使中庸由抽象之道降格为具体之德;荀子提出“礼法为中”,实质是以“规范为中”平衡思孟之偏,从而恢复孔子的“全为中”。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中道观并不是对前人传统的照搬或挪用,而是以其独有的《生物学》、《心理学》和《形而上学》为基础对中道的再发明、再创造,如,生物学所证明的人乃是神兽之间的、亦神亦兽的特殊物种;再如,形而上学所揭示的连续且可分的事物都存在着居间者等等。建立在如此深厚的科学基础上的中道观必然又反映在其《政治学》中,从而使亚里士多德关于实践科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学术思想以中道为主线而浑然一体,并明显...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9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1.1 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1.2 前人的研究成果
1.3 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先秦儒家之中庸
1.1 孔子之前的"中"与"庸"
1.1.1 "中"字的出现
1.1.2 "中"的观念的产生
1.1.3 "庸"的诠释
1.2 孔子的中庸思想
1.2.1 孔子的中庸之道——"全为中"
1.2.2 "过犹不及"——"适度为中"
1.2.3 中庸的价值指向是和谐
1.3 《中庸》的中庸思想
1.3.1 本体论的发展
1.3.2 "诚为中"
1.4 孟子的中庸思想
1.4.1 权论
1.4.2 "仁义为中"
1.5 荀子的中庸思想
1.5.1 对孔子中庸之道的继承和发扬
1.5.2 隆礼至法——"规范为中"
1.5.3 "礼为首中"、"法为次中"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
2.1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
2.1.1 中道观
2.1.2 亚里士多德中道观的理论来源
2.2 中道精神
2.2.1 中道是感性和理性的契合
2.2.2 中道意味着德性与规范相统
2.2.3 中道预示着众人之治好于个人之治
第三章 德性与社会
3.1 德性
3.1.1 先秦儒家之德
3.1.2 古希腊之德性
3.1.3 两者的比较
3.2 中庸/中道之德与社会
3.2.1 先秦中国社会
3.2.2 古希腊社会
3.2.3 社会与中庸/中道之德
3.3 中庸/中道之德的概况之比
3.3.1 德性细表比较
3.3.2 德性总汇比较
第四章 伦理德性的比较(上)
4.1 相似伦理德性的比较
4.1.1 节制和节
4.1.2 勇敢和勇
4.1.3 温和与温
4.1.4 羞耻和耻
4.1.5 爱荣誉
4.2 相近伦理德性的比较
4.2.1 慷慨与俭、施
4.2.2 友善和恭(敬)
4.2.3 真实和直(谦)
4.3 相反伦理德性的比较
4.3.1 机智和讷
第五章 伦理德性的比较(下)
5.1 儒家特有的伦理德性
5.1.1 中庸之德
5.1.2 非中庸之德
5.2 亚里士多德特有的伦理德性
5.2.1 公正
5.2.2 义愤
5.2.3 大方
5.2.4 大度
第六章 理智德性的比较
6.1 亚里士多德特有的理智德性——智慧
6.1.1 作为德性的智慧
6.1.2 对中道的拒斥、影响及失误
6.2 智慧之德在先秦儒家的缺失、原因及影响
6.2.1 缺失
6.2.2 原因
6.2.3 影响
6.3 共有的理智德性——明智
6.3.1 相似之处
6.3.2 相异之处
第七章 论中庸中的中道精神
7.1 理欲关系比较
7.1.1 程度不同
7.1.2 方法不同
7.1.3 目的不同
7.2 德性与规范的关系之比
7.2.1 中道与法治
7.2.2 中庸与礼
7.2.3 后世影响
7.3 民主与专制
7.3.1 中道与民主
7.3.2 中庸与专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古希腊文明的独特性和偶然性[J]. 晁乐红. 台州学院学报. 2008(01)
[2]“和”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吗?[J]. 许全兴. 社会科学. 2008(02)
[3]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的正确”观点——亚里士多德行为理论研究之一[J]. 廖申白. 道德与文明. 2007(05)
[4]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J]. 林毅夫.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5]浅析圆点儒家中庸论的目的——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相比较[J]. 晁乐红. 台州学院学报. 2007(01)
[6]泛化“封建”观有悖马克思的封建论[J]. 冯天瑜. 学术月刊. 2007(02)
[7]论圆点儒家对思辨的排斥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与古希腊相比较[J]. 晁乐红. 甘肃社会科学. 2006(03)
[8]论圆点儒家和谐宇宙观——与古希腊相比较[J]. 晁乐红. 求索. 2006(03)
[9]亚里士多德的技艺概念:图景与问题[J]. 廖申白. 哲学动态. 2006(01)
[10]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J]. 王泽应.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3)
博士论文
[1]为了幸福[D]. 何良安.复旦大学 2007
[2]当代美德伦理学研究:关于伦理多样性的论证与辩护[D]. 李义天.清华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29713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9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1.1 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1.2 前人的研究成果
1.3 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先秦儒家之中庸
1.1 孔子之前的"中"与"庸"
1.1.1 "中"字的出现
1.1.2 "中"的观念的产生
1.1.3 "庸"的诠释
1.2 孔子的中庸思想
1.2.1 孔子的中庸之道——"全为中"
1.2.2 "过犹不及"——"适度为中"
1.2.3 中庸的价值指向是和谐
1.3 《中庸》的中庸思想
1.3.1 本体论的发展
1.3.2 "诚为中"
1.4 孟子的中庸思想
1.4.1 权论
1.4.2 "仁义为中"
1.5 荀子的中庸思想
1.5.1 对孔子中庸之道的继承和发扬
1.5.2 隆礼至法——"规范为中"
1.5.3 "礼为首中"、"法为次中"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
2.1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
2.1.1 中道观
2.1.2 亚里士多德中道观的理论来源
2.2 中道精神
2.2.1 中道是感性和理性的契合
2.2.2 中道意味着德性与规范相统
2.2.3 中道预示着众人之治好于个人之治
第三章 德性与社会
3.1 德性
3.1.1 先秦儒家之德
3.1.2 古希腊之德性
3.1.3 两者的比较
3.2 中庸/中道之德与社会
3.2.1 先秦中国社会
3.2.2 古希腊社会
3.2.3 社会与中庸/中道之德
3.3 中庸/中道之德的概况之比
3.3.1 德性细表比较
3.3.2 德性总汇比较
第四章 伦理德性的比较(上)
4.1 相似伦理德性的比较
4.1.1 节制和节
4.1.2 勇敢和勇
4.1.3 温和与温
4.1.4 羞耻和耻
4.1.5 爱荣誉
4.2 相近伦理德性的比较
4.2.1 慷慨与俭、施
4.2.2 友善和恭(敬)
4.2.3 真实和直(谦)
4.3 相反伦理德性的比较
4.3.1 机智和讷
第五章 伦理德性的比较(下)
5.1 儒家特有的伦理德性
5.1.1 中庸之德
5.1.2 非中庸之德
5.2 亚里士多德特有的伦理德性
5.2.1 公正
5.2.2 义愤
5.2.3 大方
5.2.4 大度
第六章 理智德性的比较
6.1 亚里士多德特有的理智德性——智慧
6.1.1 作为德性的智慧
6.1.2 对中道的拒斥、影响及失误
6.2 智慧之德在先秦儒家的缺失、原因及影响
6.2.1 缺失
6.2.2 原因
6.2.3 影响
6.3 共有的理智德性——明智
6.3.1 相似之处
6.3.2 相异之处
第七章 论中庸中的中道精神
7.1 理欲关系比较
7.1.1 程度不同
7.1.2 方法不同
7.1.3 目的不同
7.2 德性与规范的关系之比
7.2.1 中道与法治
7.2.2 中庸与礼
7.2.3 后世影响
7.3 民主与专制
7.3.1 中道与民主
7.3.2 中庸与专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古希腊文明的独特性和偶然性[J]. 晁乐红. 台州学院学报. 2008(01)
[2]“和”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吗?[J]. 许全兴. 社会科学. 2008(02)
[3]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的正确”观点——亚里士多德行为理论研究之一[J]. 廖申白. 道德与文明. 2007(05)
[4]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J]. 林毅夫.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5]浅析圆点儒家中庸论的目的——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相比较[J]. 晁乐红. 台州学院学报. 2007(01)
[6]泛化“封建”观有悖马克思的封建论[J]. 冯天瑜. 学术月刊. 2007(02)
[7]论圆点儒家对思辨的排斥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与古希腊相比较[J]. 晁乐红. 甘肃社会科学. 2006(03)
[8]论圆点儒家和谐宇宙观——与古希腊相比较[J]. 晁乐红. 求索. 2006(03)
[9]亚里士多德的技艺概念:图景与问题[J]. 廖申白. 哲学动态. 2006(01)
[10]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J]. 王泽应.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3)
博士论文
[1]为了幸福[D]. 何良安.复旦大学 2007
[2]当代美德伦理学研究:关于伦理多样性的论证与辩护[D]. 李义天.清华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29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02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