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汉代伏氏与经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2 20:35
  “儒士”阶层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儒士”作为政治和文化的参与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与政治的结合日益紧密,并逐渐发展成为经学。随着经学在学术的发展,经学的传授由注重“师法”转而注重“家法”。及至东汉,各家又分别以“家法”传授,家学大抵先在父子兄弟间相传授,然后传授弟子。因此,在汉代尤其是东汉,家学是贯穿家族文化传统的主线,在这条主线下,家学累世相传逐渐形成了累世经学,即史籍所载之“传父业”,“修父业”。其传授虽时有间断,但基本上能延续数代,形成经学世家。在通经致仕的汉代,广大士人为了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积极入仕,通经与入仕相结合,累世经学逐渐地发展成为累世公卿,由此形成了若干经学世家。汉代伏氏自秦博士伏胜,迄于孝献皇后伏寿,经两汉,历十六世,约四百三十余年。自始祖伏生起,累世经学,代为帝师,位至宰辅,世卿世禄皇室贵戚。伏生所传《今文尚书》与其后世所传《齐诗》“伏氏之学”,都在两汉学术史及后世的儒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第一章概述伏氏家族事迹。介绍伏姓起源,追溯其姓氏历史以及两汉伏氏世系,兼论...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 学术史综述
    (三) 本文的创新与难点
    (四) 相关界定
一、汉代伏氏概述
    (一) 伏氏的姓氏来源与汉代伏氏世系
    (二) 汉代伏氏所处的地理和文化环境
    (三) 累世经学至累世公卿,东武“伏不斗”
    (四) 皇室贵戚,与国戚亡
二、伏生与今文尚书学及《尚书大传》
    (一) 尚书概述及先秦流传情况
    (二) 伏生秦统一前后的学术活动
        1、早年求学
        2、秦博士官
        3、秦末乱世,保护文化典籍
    (三) 《尚书》的传授以及今文尚书师承
    (四) 伏生及《今文尚书》的学术地位
    (五) 《尚书大传》概述及伏生学术思想阐述
        1、《尚书大传》概述
        2、尚书大传思想
三、伏氏与《齐诗》研究
    (一) 先秦及汉代《诗》学发展状况
    (二) 汉代《齐诗》学派及齐诗的谶纬化问题
        1、史籍所载齐诗学派师传之学
        2、史籍所载《齐诗》家传之学
        3、《齐诗》学派主要著述
        4、齐诗学术特征
        5、齐诗谶纬化
    (三) 齐诗伏氏之学
        1、伏氏之学的创立
        2、伏氏之学的发展
        3、齐诗衰落的原因分析
四、东武伏氏累世经学的原因分析
    (一) 汉代选官制度
    (二) 封建君主的个人提倡,政治力量与经学的联姻
    (三) 传授方法及私学教育的兴盛促进了家学的发展
    (四) 汉代经学传授特点:重师法与家法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汉文学家族和家族文学略论[J]. 吴桂美.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7(02)
[2]三家《诗》流传情况考[J]. 郝桂敏.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3]汉代今文《诗》学兴衰探微[J]. 梁振杰.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4]两汉三家《诗》著述考说[J]. 俞艳庭.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05)
[5]战国《诗》学传播中心的转移与汉四家《诗》的形成[J]. 刘毓庆,郭万金.  文史哲. 2005(01)
[6]汉代经学教育中的师法与家法[J]. 姜维公.  社会科学战线. 2005(01)
[7]三家《诗》的传承及其师法、家法问题[J]. 赵茂林.  甘肃社会科学. 2004(06)
[8]《诗经》学的传统[J]. 赵沛霖.  中州学刊. 2004(01)
[9]论经学与西汉时代的知识分子[J]. 李元.  北方论丛. 2003(06)
[10]齐派今文经学与谶纬关系的初步考察[J]. 郑杰文.  齐鲁学刊. 2003(05)

硕士论文
[1]东汉经学世家述论[D]. 杨振梅.曲阜师范大学 2006
[2]伏生及《尚书大传》研究[D]. 谷颖.东北师范大学 2005
[3]东汉社会与东汉士风[D]. 赵静.重庆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10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210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c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