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雱与吕惠卿《庄子》诠释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7 11:35
王雱《南华真经新传》和吕惠卿《庄子义》是北宋诠释《庄子》的代表之作。庄学发展至宋,出现了“儒学化”倾向和重阐发义理两大特征,王、吕《庄子》成为此特征的典型性注疏。另二人又同处于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学学派,深受荆公新学影响,在掌握政权和话语权的同时,展现出以“调和论”解庄、以“性命道德之学”解庄、以“象数易学”解庄等多方面的学派倾向。所以,选取王雱《南华真经新传》、吕惠卿《庄子义》作为研究对象,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探讨,不仅可以窥见北宋新学学派注庄的整体倾向,还可以具体了解王雱、吕惠卿二人《庄子》的独特之处,这为研究庄学提供了更多的材料。纵观前人对二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专人、专书方面,虽对王、吕二人各自书中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但较少将其与时代、学派联系起来,这种做法未能真正展示注庄者独具一格的思想走向,因此本文将二书进行比较研究,试图寻找到潜藏的独特之处。全文内容由四部分组成:首先在绪论部分就选题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本文的创新及特色之处做了简要的介绍;第一章,就王、吕两家《庄子》注疏的情况做了大致梳理。其中包括文化背景与二人著书过程,以及二书版本考订;第二章,对王、吕《庄子》诠释方法...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及研究目的
(二)研究综述
1.北宋《庄子》学相关研究
(1)北宋《庄子》学思想研究
(2)北宋《庄子》学文献研究
(3)北宋《庄子》学文学研究
2.王雱及其《南华真经新传》相关研究
(1)关于王雱的政治、历史研究
(2)关于王雱的思想研究
3.吕惠卿及其《庄子义》相关研究
(1)吕惠卿其人研究
(2)吕惠卿其书研究
一 王、吕两家《庄子》注疏
(一)文化背景与二人著书
(二)两家《庄子》版本概述
二 王、吕《庄子》诠释方法之比较
(一)王雱《庄子》诠释方法
1.构建完整的文本框架意识
2.融合诸家学说诠释《庄子》
(二)吕惠卿《庄子》诠释方法
1.内篇为纲、篇章互释的完整结构
2.调和儒道的诠释方式
三 王、吕《庄子》诠释思想之比较
(一)逍遥观之异同
1.共通之处——自适逍遥
2.分歧之处——顺变与刳心
(二)修养观之异同
1.初达共识——道形关系、性情关系、心知关系
2.终见分歧——尽性至命与内圣外王
(三)对有为、无为看法之异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身国共治——《道德经》第十章解读[J]. 詹石窗. 老子学刊. 2018(01)
[2]“易教之别传”——黄元炳阐释《庄子》的独特指向[J]. 叶蓓卿.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7(05)
[3]北宋新学、蜀学派融合儒道的“内圣外王”概念[J]. 梁涛. 文史哲. 2017(02)
[4]论郭象《庄子注》中的“寄言出意”与“忘言寻旨”——以经典诠释学为视域[J]. 刘梁剑. 天津社会科学. 2016(03)
[5]稀见史料与王安石后裔考——兼辨宋代笔记中相关记载之讹[J]. 刘成国.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4)
[6]性修反德:庄子的德性理论[J]. 尚建飞. 现代哲学. 2015(04)
[7]北宋委托书坊刻书的出版方式创新及其相关问题[J]. 刘方.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04)
[8]论成玄英的逍遥观[J]. 梁辉成. 铜仁学院学报. 2010(04)
[9]吕惠卿的庄学思想及其注庄特色[J]. 黄红兵.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03)
[10]儒道合一:王安石学派的庄子学及其影响[J]. 李波.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7)
博士论文
[1]有无“之间”[D]. 高利民.复旦大学 2005
[2]道体的失落与重建[D]. 李延仓.山东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郭象与成玄英《庄子》注疏比较研究[D]. 王梓潇.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庄子逍遥义研究[D]. 吴刚.西北师范大学 2014
[3]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庄子疏》对《庄子》阐释上的差异及其根源[D]. 蒲庆娜.四川师范大学 2014
[4]吕惠卿《庄子义》研究[D]. 范海波.华东师范大学 2011
[5]庄子哲学主要范畴研究[D]. 张燕艳.苏州大学 2010
[6]论王安石学派的庄学思想[D]. 肖海燕.华中师范大学 2006
[7]宋代阵法与阵图初探[D]. 王路平.西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16498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及研究目的
(二)研究综述
1.北宋《庄子》学相关研究
(1)北宋《庄子》学思想研究
(2)北宋《庄子》学文献研究
(3)北宋《庄子》学文学研究
2.王雱及其《南华真经新传》相关研究
(1)关于王雱的政治、历史研究
(2)关于王雱的思想研究
3.吕惠卿及其《庄子义》相关研究
(1)吕惠卿其人研究
(2)吕惠卿其书研究
一 王、吕两家《庄子》注疏
(一)文化背景与二人著书
(二)两家《庄子》版本概述
二 王、吕《庄子》诠释方法之比较
(一)王雱《庄子》诠释方法
1.构建完整的文本框架意识
2.融合诸家学说诠释《庄子》
(二)吕惠卿《庄子》诠释方法
1.内篇为纲、篇章互释的完整结构
2.调和儒道的诠释方式
三 王、吕《庄子》诠释思想之比较
(一)逍遥观之异同
1.共通之处——自适逍遥
2.分歧之处——顺变与刳心
(二)修养观之异同
1.初达共识——道形关系、性情关系、心知关系
2.终见分歧——尽性至命与内圣外王
(三)对有为、无为看法之异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身国共治——《道德经》第十章解读[J]. 詹石窗. 老子学刊. 2018(01)
[2]“易教之别传”——黄元炳阐释《庄子》的独特指向[J]. 叶蓓卿.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7(05)
[3]北宋新学、蜀学派融合儒道的“内圣外王”概念[J]. 梁涛. 文史哲. 2017(02)
[4]论郭象《庄子注》中的“寄言出意”与“忘言寻旨”——以经典诠释学为视域[J]. 刘梁剑. 天津社会科学. 2016(03)
[5]稀见史料与王安石后裔考——兼辨宋代笔记中相关记载之讹[J]. 刘成国.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4)
[6]性修反德:庄子的德性理论[J]. 尚建飞. 现代哲学. 2015(04)
[7]北宋委托书坊刻书的出版方式创新及其相关问题[J]. 刘方.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04)
[8]论成玄英的逍遥观[J]. 梁辉成. 铜仁学院学报. 2010(04)
[9]吕惠卿的庄学思想及其注庄特色[J]. 黄红兵.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03)
[10]儒道合一:王安石学派的庄子学及其影响[J]. 李波.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7)
博士论文
[1]有无“之间”[D]. 高利民.复旦大学 2005
[2]道体的失落与重建[D]. 李延仓.山东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郭象与成玄英《庄子》注疏比较研究[D]. 王梓潇.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庄子逍遥义研究[D]. 吴刚.西北师范大学 2014
[3]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庄子疏》对《庄子》阐释上的差异及其根源[D]. 蒲庆娜.四川师范大学 2014
[4]吕惠卿《庄子义》研究[D]. 范海波.华东师范大学 2011
[5]庄子哲学主要范畴研究[D]. 张燕艳.苏州大学 2010
[6]论王安石学派的庄学思想[D]. 肖海燕.华中师范大学 2006
[7]宋代阵法与阵图初探[D]. 王路平.西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16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216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