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4 20:26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永恒的哲学主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同时也引起了严峻的生态和环境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分析,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及其实质,科学地阐述了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的关系,是我们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思想。因此,怎样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已成为人类当前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出发,首先概述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形成及意义,以及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当代意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以“两型”社会建设区湖南省宁乡县为例)。在个案分析这部分,笔者通过深入调查“两型”社会建设区域宁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深刻理解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运用和发展,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破解当前“三农”问题,只有摈弃片面...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1.2.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概述
2.1 人的概念及其本质
2.2 自然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2.3 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形成及意义
3.1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形成前史
3.2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形成的革命意义
3.2.1 揭示了自然环境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3.2.2 提出了人化自然理论
3.2.3 阐明了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对理解人类社会本质的重大意义
3.2.4 预示共产主义社会将把人类从自然与社会双重压迫中彻底解放出来
第四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
4.1 毛泽东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4.2 邓小平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4.3 江泽民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4.4 胡锦涛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五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当代意义
5.1 理论意义
5.1.1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来源
5.1.2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奠定了理论基础
5.2 实践意义
5.2.1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5.2.2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5.2.3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第六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当代意义的个案分析——以宁乡县为例
6.1 宁乡县基本情况
6.2 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农村感受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活典范
6.2.1 以自然生态旅游为载体,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6.2.2 借势红色旅游路线,提升乡村经济建设
6.2.3 借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
6.3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双重拯救——评《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拯救: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逻辑和影响》[J]. 白刚. 高校社科动态. 2011(01)
[2]马尔库塞自然解放论之背景解析[J]. 金富平,石环.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1(01)
[3]启蒙理性批判的理论困境——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评析[J]. 包桂芹,包国祥.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4]简析高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J]. 李文姣,莫雪玲.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12)
[5]从自然生存到技术生存再到生态生存——威廉·莱易斯的“控制自然”理论之生存生态论旨向[J]. 吴苑华.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12)
[6]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J]. 李文堂.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7]《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J]. 安启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0(00)
[8]如何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更快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 张徽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10(07)
[9]论科学发展观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J]. 罗英豪. 党政干部论坛. 2010(05)
[10]法兰克福学派与马克思主义[J]. 吴振华.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硕士论文
[1]论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观[D]. 刘恩祥.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马克思“三形态”理论视野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研究[D]. 张眯.吉林大学 2009
[3]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D]. 杨国平.四川师范大学 2007
[4]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与我国农村环境保护[D]. 郭少珍.西南交通大学 2007
[5]论可持续发展观视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 李培山.大连理工大学 2004
[6]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审视——兼谈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危机[D]. 姜雪莲.四川大学 2003
[7]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蕴涵研究[D]. 李奋生.成都理工大学 2003
[8]人与自然从冲突走向和谐[D]. 杨卫军.河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60668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1.2.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概述
2.1 人的概念及其本质
2.2 自然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2.3 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形成及意义
3.1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形成前史
3.2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形成的革命意义
3.2.1 揭示了自然环境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3.2.2 提出了人化自然理论
3.2.3 阐明了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对理解人类社会本质的重大意义
3.2.4 预示共产主义社会将把人类从自然与社会双重压迫中彻底解放出来
第四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
4.1 毛泽东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4.2 邓小平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4.3 江泽民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4.4 胡锦涛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五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当代意义
5.1 理论意义
5.1.1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来源
5.1.2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奠定了理论基础
5.2 实践意义
5.2.1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5.2.2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5.2.3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第六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当代意义的个案分析——以宁乡县为例
6.1 宁乡县基本情况
6.2 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农村感受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活典范
6.2.1 以自然生态旅游为载体,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6.2.2 借势红色旅游路线,提升乡村经济建设
6.2.3 借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
6.3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双重拯救——评《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拯救: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逻辑和影响》[J]. 白刚. 高校社科动态. 2011(01)
[2]马尔库塞自然解放论之背景解析[J]. 金富平,石环.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1(01)
[3]启蒙理性批判的理论困境——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评析[J]. 包桂芹,包国祥.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4]简析高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J]. 李文姣,莫雪玲.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12)
[5]从自然生存到技术生存再到生态生存——威廉·莱易斯的“控制自然”理论之生存生态论旨向[J]. 吴苑华.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12)
[6]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J]. 李文堂.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7]《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J]. 安启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0(00)
[8]如何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更快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 张徽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10(07)
[9]论科学发展观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J]. 罗英豪. 党政干部论坛. 2010(05)
[10]法兰克福学派与马克思主义[J]. 吴振华.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硕士论文
[1]论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观[D]. 刘恩祥.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马克思“三形态”理论视野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研究[D]. 张眯.吉林大学 2009
[3]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D]. 杨国平.四川师范大学 2007
[4]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与我国农村环境保护[D]. 郭少珍.西南交通大学 2007
[5]论可持续发展观视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 李培山.大连理工大学 2004
[6]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审视——兼谈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危机[D]. 姜雪莲.四川大学 2003
[7]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蕴涵研究[D]. 李奋生.成都理工大学 2003
[8]人与自然从冲突走向和谐[D]. 杨卫军.河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60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360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