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孟子》中“士”的精神品格与社会责任

发布时间:2017-05-02 09:10

  本文关键词:《孟子》中“士”的精神品格与社会责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士”作为一个承担着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在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余英时先生所说:“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自始至终都是士的中心任务。”而春秋战国之际,新兴的士阶层逐步形成,并且在性格和气质方面趋于成熟。孟子作为新生士阶层的典型代表,他传承孔子“士志于道”的高尚遗风,并规定了《孟子》中新生士阶层维护的基本价值,,解释了新生士阶层的一个重要特点,即理性自觉。基于此,本文旨在从一个横断面上探讨战国时期《孟子》中新生士阶层的基本情况,分析在那个“礼崩乐坏”大变革的特殊时期,新兴士人活跃的流动状态,其政治、经济地位发生的巨大变化,重点在于通过对其内涵、精神品格及社会责任的分析,凸显出孟子士之为士的人格特征、价值守护及精神意义,力求为新生士阶层正名。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阐述士”在历史意义中的演变,分析《孟子》中“士"的涵义、对盂子的新生士阶层作内涵界定,进而从社会分工论和出仕IE当性两方面论证这一新兴群体的自我认同,凸显出这一新诞生群体所具备的特殊品格。 第二部分深入探讨《孟子》中“士”的精神品格,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分别是:志于仁义之道,出仕以节、出处有道,忧患与担当意识,善养浩然之气。通过四方面的剖析,彰显新生士阶层的主体自觉。 第三部分点明拥有理性自觉意识及特殊精神品格的士阶层必然肩负着一定的责任,由此转而讨论《孟子》中“士”们上承“匡君”、下启“教民”的社会责任。通过阐述道统与政统的关系,指出“士为帝王师”的特殊身份,实现“K君”之责;而士以性善之性教导民众立志为善,通过先知觉后知、先决觉后觉实现“教民”之责。 论文的结语部分简要概括孟子“士”的精神品格对现今知识分子的影响与启发,这也是孟了“士”品格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孟子 士阶层 精神品格 社会责任 知识分子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22.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前言10-14
  •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10-11
  • 二、研究现状11-13
  • 三、研究方法13-14
  • 第一章 “士”的起源、崛起及《孟子》中“士”的涵义与自我认同14-23
  • 1.1 士的起源与崛起14-16
  • 1.2 《孟子》中“士”的内涵16-18
  • 1.3 新生士阶层的自我认同18-23
  • 1.3.1 社会分工论18-20
  • 1.3.2 出仕正当性20-23
  • 第二章 《孟子》中“士”的精神品格——“士”之主体自觉23-39
  • 2.1 志于仁义之道23-27
  • 2.2 出仕以节,出处有道27-32
  • 2.3 忧患与担当意识32-35
  • 2.4 善养浩然之气35-39
  • 第三章 《孟子》中“士”的社会责任39-53
  • 3.1 匡君39-44
  • 3.1.1 道统与政统39-42
  • 3.1.2 为帝王师42-44
  • 3.2 教民44-53
  • 3.2.1 性善之性,立志于善45-49
  • 3.2.2 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49-53
  • 结语53-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学举;论士阶层之形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冯帆;;论先秦士人的群体品格[J];沧桑;2007年01期

3 田耕滋;孟子的士人理想与人格精神[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谢德胜;;孟子之士人价值观略论[J];消费导刊;2008年13期

5 李定文;余艳红;;试论孟子与士人精神[J];管子学刊;2008年02期

6 崔宜明;;从传统士君子到现代知识分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周炽成,潘继恩;儒家人生理想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现实[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8 程继红;;“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论孟子的忧患意识[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李向引;养浩然之气,做巍巍之人——谈孟子的“理想人格”[J];理论导刊;2002年03期

10 杨淑明;试论孟子的独立人格意识[J];理论学刊;200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孟子》中“士”的精神品格与社会责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40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d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