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王夫之的《四书》研究及其早期启蒙思想

发布时间:2022-01-26 07:07
  王夫之(1619——1692年),明末清初哲学家,启蒙思想家。 关于王夫之的《四书》研究及其早期启蒙思想,本文分五章阐发。 第一章,王夫之与明末清初启蒙思潮。本章四节,主要阐发王夫之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社会史、学术史、思想史背景。第一节说明,王夫之生活的年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进行自我批判的年代。资本主义萌芽,明清更迭,封建经济、政治、文化百病丛生,以及欧洲殖民主义东来和西学东渐,都为这种批判提供了社会历史前提。第二节说明,明末清初是中国学术大变动时期。不仅是西学传入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中国传统学术也发生了由崇德性向道问学、由清谈心性向经世致用、由理学向经学的过渡与转变。明末清初学术主流变化的原因,除社会经济政治背景外,还有其学术文化的内在理路:儒学“体”、“用”、“文”之重心随社会经济政治变化而变化的历史逻辑。第三节说明,明末清初学术流变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关于这一时代特征,侯外庐先生的“早期启蒙”说是本质概括,并从理论依据、历史特点、时间起迄三方面与梁启超先生的“启蒙”说区别开来。具体说,明末清初启蒙思潮的历史特征表现为四个方面:(1)理学批判:(2)政治批...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王夫之与明末清初启蒙思潮
    第一节 自我批判时代的到来
    第二节 儒学变迁与明末清初学术流变
    第三节 早期启蒙思潮的兴起及其历史特点
    第四节 王夫之的经学研究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章 反《大学》科条的格物致知论
    第一节 归重格物的认识来源论
    第二节 格物致知与格致相因论
    第三节 行先知后与知行相资论
    第四节 天人一理、圣贤一致的性知论与学知论
第三章 传统《中庸》观的重新定位
    第一节 对传统诚说的重新诠释
    第二节 对传统中庸观的重新界定
第四章 气一元论的终结与心性学说的思想启蒙(上)
    第一节 一统于气的理气观
    第二节 天道自然的理势观
    第三节 凡命皆气的天命观
第五章 气一元论的终结与心性学说的思想启蒙(下)
    第一节 以有为性的人性论
    第二节 性体心用的心性论
    第三节 遏欲存理的性理论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610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610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9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