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雱《老子注》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5 08:57
王雾《老子注》在思想史上有很高的价值,又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却长期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不为人们重视。基于这三方面的原因,本文试图对王雾《老子注》的思想理论作一系统的研究。研究过程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既要以原著为根据,又要尊重具体的历史条件,力求充分而准确地理解王雱《老子注》所有注文本身的思想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义理探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尽可能在对其思想内涵作总体把握的同时,将其理论之各构成部分间的逻辑关联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 王雾《老子注》是受当时社会变革实践和理论发展新趋势共同作用而诞生的思想硕果,由道论(世界观)、复性论(人生观)、无为论(政治观)三大理论要素构成。道有体有用。道在体上为本原和本体。王雱创造性地提出了二级本体论,通过对“道之定体”与“道之中体”在存在级别上的划分,解决了本体论与“独化论”的矛盾。道落实到人上则是性,其本质是素朴的。人因追逐外物而丧失其最初自足的本性,于是需要通过知(“知内外之分”)——知物为妄与息欲去知两方面的修养来复性。复性之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人之复性,除了个人的自我修养,还有赖于适宜的社会条件。这个社会条件是由无为政治提供...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的动机
二、研究的依据
(一) 主体资料
(二) 辅助资料
(三) 其他资料
三、研究的范围与方法
四、研究的内容
第一章 王雱《老子注》诞生的时代条件
第一节 现实政局的迫切召唤
第二节 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破旧立新的学术态度
二、阐发义理的学术方法
三、三教融合的理论特点
四、对《老子》的重视
第二章 道论
第一节 道是万物之本原
第二节 道是万物之本体
一、本体之存在级别
二、本体之特征、功用
第三节 道体与“独化”之关系
一、本原之道与“独化”
二、本体之道与“独化”
第三章 复性论
第一节 复性之前提
一、性源于道
二、本性素朴
三、逐物失性
第二节 复性之方法
一、知物为妄
二、息欲去知
第三节 复性之境界
一、万物齐一
二、物我为一
三、天人合一
第四章 无为论
第一节 无为之必要
一、孔老异同
二、老氏为正
第二节 无为之内涵
一、并非不为
二、顺道而为
三、无意于为
第三节 无为之成效
结语
一、杰出之处
二、不足之处
三、应当重视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邵氏闻见录》所载王雱事迹一则辨证[J]. 刘玉民. 兰台世界. 2009(08)
[2]有为无为之间——王雱庄学思想研究[J]. 黄红兵.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3]王雱《老子注》与佛教探析[J]. 熊凯. 中华文化论坛. 2007(03)
[4]试论《南华真经新传》中的创新追求[J]. 刘宣如,焦绪霞.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5]王雱与佛教的关系[J]. 熊凯. 新余高专学报. 2006(01)
[6]王雱《庄子》性新论研究[J]. 刘宣如,刘飞.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本文编号:3702296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的动机
二、研究的依据
(一) 主体资料
(二) 辅助资料
(三) 其他资料
三、研究的范围与方法
四、研究的内容
第一章 王雱《老子注》诞生的时代条件
第一节 现实政局的迫切召唤
第二节 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破旧立新的学术态度
二、阐发义理的学术方法
三、三教融合的理论特点
四、对《老子》的重视
第二章 道论
第一节 道是万物之本原
第二节 道是万物之本体
一、本体之存在级别
二、本体之特征、功用
第三节 道体与“独化”之关系
一、本原之道与“独化”
二、本体之道与“独化”
第三章 复性论
第一节 复性之前提
一、性源于道
二、本性素朴
三、逐物失性
第二节 复性之方法
一、知物为妄
二、息欲去知
第三节 复性之境界
一、万物齐一
二、物我为一
三、天人合一
第四章 无为论
第一节 无为之必要
一、孔老异同
二、老氏为正
第二节 无为之内涵
一、并非不为
二、顺道而为
三、无意于为
第三节 无为之成效
结语
一、杰出之处
二、不足之处
三、应当重视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邵氏闻见录》所载王雱事迹一则辨证[J]. 刘玉民. 兰台世界. 2009(08)
[2]有为无为之间——王雱庄学思想研究[J]. 黄红兵.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3]王雱《老子注》与佛教探析[J]. 熊凯. 中华文化论坛. 2007(03)
[4]试论《南华真经新传》中的创新追求[J]. 刘宣如,焦绪霞.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5]王雱与佛教的关系[J]. 熊凯. 新余高专学报. 2006(01)
[6]王雱《庄子》性新论研究[J]. 刘宣如,刘飞.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本文编号:3702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02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