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1 21:41
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以后,该著作中的异化理论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且争议不断。为探究该理论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的地位和该理论的价值,本文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研究方法,在分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原文基础上,主要从三个方面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理论进行了探究、思考和系统性总结。首先,本文从异化这个词的历史形成过程的角度对异化的概念进行了的考察。异化是一个历史发展着的概念,该词的源头可以从希腊文和拉丁文追溯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在马克思著述中,异化概念是在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思想基础上批判继承而形成的,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理论中马克思主要用异化概念来表述一种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其本质力量外化的活动结果之间产生对立的、疏远的状态。其次,本文根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对异化理论的出场、内容、逻辑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究,总结出异化的主体、异化的“客体”、异化劳动的形成原因以及异化劳动的扬弃的内容,以系统性的思维对这异化理论的四个主要内容进行把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手稿》中异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异化”词源探析
第二节 黑格尔:绝对精神的自我辩证运动
第三节 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人的自我异化
第二章 《手稿》中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异化的主体——现实的人
一、人的类本质
二、人的类生活
三、人的类特性
第二节 异化的“客体”——异化劳动
一、何为异化劳动
二、异化劳动的四种规定
第三节 异化劳动形成的直接原因
一、类本质的实现——劳动的形成
二、意识的“改写”——异化劳动的形成
第四节 异化劳动的扬弃
一、何为异化劳动的扬弃
二、异化劳动扬弃的可能性
三、异化劳动扬弃的历史与现实
第三章 《手稿》中异化理论的意义
第一节 理论意义
一、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现实的人的确立
二、历史的决定性动力——生产力内涵的重构
第二节 当代启示
一、更好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二、对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改革没有休止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7913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手稿》中异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异化”词源探析
第二节 黑格尔:绝对精神的自我辩证运动
第三节 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人的自我异化
第二章 《手稿》中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异化的主体——现实的人
一、人的类本质
二、人的类生活
三、人的类特性
第二节 异化的“客体”——异化劳动
一、何为异化劳动
二、异化劳动的四种规定
第三节 异化劳动形成的直接原因
一、类本质的实现——劳动的形成
二、意识的“改写”——异化劳动的形成
第四节 异化劳动的扬弃
一、何为异化劳动的扬弃
二、异化劳动扬弃的可能性
三、异化劳动扬弃的历史与现实
第三章 《手稿》中异化理论的意义
第一节 理论意义
一、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现实的人的确立
二、历史的决定性动力——生产力内涵的重构
第二节 当代启示
一、更好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二、对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改革没有休止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7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77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