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李退溪与李栗谷“四端七情”问题的分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7 03:56
  在朝鲜半岛儒学史上,退溪李滉和栗谷李珥被后世学者尊称为性理学双壁,而二人思想的核心内容集中于“四端七情”思想上。“四端”出自于《孟子》,指:“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此四心又是仁、义、礼、智“四德”之端绪。“七情”最早出自于《礼记》,具体指:“喜、怒、哀、惧、爱、恶、欲”人的七种感情。“四端”和“七情”原本是中国哲学中两个互不相同的概念,各家均有不同侧重研究,南宋朱熹第一次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朱熹的心性论体系中,“四端”与“七情”均归属为“情”的范畴,而“性”与“情”之间存在着“情根于性,性发于情”的关系,依此关系纯善无恶的“四端”之情和有善恶之分“七情”之情的来源“性”便产生了善恶矛盾。朱熹对此仅有“四端是理之发,七情是气之发”的简单说明,正是这句话直接导致了朝鲜半岛有名的“四端七情”之辩。李退溪和李栗谷二人对朱子学说的理解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由此在“四端七情”问题的见解上必然会产生分歧。正是这种分歧使“四端七情”问题在理气层面得到了新的讨论和阐发,从而左右了朝鲜性理学的发展方向,奠定朝鲜半岛性理学发展的理论基石。本文从问题意识出发将“四端七情”思想转化为“四端七情”问题作为...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及贡献与不足
        (一) 相关研究综述
        (二) 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三、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四、本课题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 可能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四端七情”问题的逻辑发展
    第一节 “四端七情”的逻辑演化
        一、“四端”的逻辑演化
        二、“七情”的逻辑演化
        三、“四端七情”问题的逻辑演化
    第二节 “四端七情”问题的缘起依据
        一、中国朱子“不离不杂”的理气论基础
        二、中国朱子“心统性情”的心性论基础
        三、中国朱子学中“理气先后”“理气动静”问题之定位
    第三节 “四端七情”问题在李朝性理学的发展脉络
        一、四七问题之缘起—权近、柳崇祖的四七论
        二、四七问题之发展—李奇论辩、李成论辩
        三、以二李为主的四七争议格局的形成
第二章 李退溪与李栗谷“四七”观的分歧
    第一节 李退溪与李栗谷“四七”观理论前提的分歧
        一、李退溪“四七”观的理论前提—“理气不杂”的理气关系
        二、李栗谷“四七”观的理论前提—“理气不离”的理气关系
        三、二李关于“四七”观理论前提的分歧
    第二节 李退溪与李栗谷“四七”观理论内容的分歧
        一、李退溪“四七”观的理论内容—四端七情理气互发说
        二、李栗谷“四七”观的理论内容—四端七情气乘理发说
        三、二李关于“四七”观理论内容的分歧
    第三节 李退溪与李栗谷修养功夫论的分歧
        一、李退溪主敬制气以显理的修养功夫论
        二、李栗谷主诚气依理而行的修养功夫论
        三、二李关于修养功夫论的分歧
第三章 对李退溪与李栗谷“四七”问题的评价
    第一节 李退溪与李栗谷“四七”问题的理论价值
        一、李退溪“四七”问题的理论价值
        二、李栗谷“四七”问题的理论价值
        三、二李“四七”问题争议的理论价值
    第二节 李退溪与李栗谷“四七”问题的理论困境
        一、李退溪“四七”问题的理论困境
        二、李栗谷“四七”问题的理论困境
        三、二李“四七”问题争议的理论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本文编号:3785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85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9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