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书为心画说探源 ——以唐宋思想转型为背景

发布时间:2024-10-05 07:00
  书为心画说是在北宋士人群体中兴起的一种关于书品与人品关系的思想与观念。宋代持此说者认为书法作品反映书写者的内在德性、修养,通过书作可以逆测书写者的人品。他们相信有德才有艺,故重人品而轻技艺,其主要目的是对士人的行为进行规训。目前学界一般把书为心画说纳入艺术学或美学学科内研究,主要侧重于“艺”一维。而将此说还原为思想史问题,在思想史和艺术史交叉学科视阈下,从“德—艺”二维着眼,可能更为切近其本来面貌。与此相应,也需要突破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常见的儒、释、道三分模式,而采用更适合分析唐宋士人思想的儒、文二分新模式。总体而言,就是把书为心画说放入唐宋思想转型的背景下进行考察,以士人身份上“儒士—文人”对立和观念上“德—艺”对立为基本分析框架,按照由小及大的研究思路,在梳理、阐释书为心画说基本概念、特征、类型和演化史的基础上,从外在理路和内在理路两方面探讨此说的起源,进而探讨唐宋思想转型的两条线索,以作此说起源的旁证,更是为了重新认识唐宋思想转型这一背景。书为心画说中“心画”一词虽远源于汉代扬雄“书,心画也”一语,其近源却是佛教“一切唯心造”的“心画”论。而通过对北宋中期政治文化背景的考察发现,宋代...

【文章页数】:37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学术史回顾
        1.1.1 书为心画说及其起源研究述评
        1.1.2 反思:书为心画说在20世纪书法学科建设中被边缘化和被改造的过程
    1.2 研究方法
        1.2.1 将书为心画说从艺术史或美学史问题还原为思想史问题
        1.2.2 在唐宋思想转型的背景下看书为心画说的起源
        1.2.3 以“儒士—文人”和“德—艺”的双重对立为分析框架
    1.3 主要内容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德艺之间:书为心画说厘析与辨正
    2.1 “书”与“心画”:从“书,心画也”到书为心画说
        2.1.1 扬雄“书,心画也”释义
        2.1.2 宋代的书为心画说:“心画”何时用来论述书法?
        2.1.3 书由心造:书为心画说与佛教的心画论
    2.2 从宋人对颜真卿和范仲淹书作的评论看书为心画说兴起的政治文化背景
        2.2.1 宋人评颜真卿书作与书为心画说兴起的政治文化背景
        2.2.2 宋人评范仲淹书作与书为心画说兴起的政治文化背景
    2.3 宋人的书法批评与书为心画说的基本特征
        2.3.1 从宋人的书法批评看书为心画说的基本特征
        2.3.2 书为心画说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其受到的质疑
    2.4 书为心画说的分类及演变
        2.4.1 书为心画说的分类
        2.4.2 书为心画说的演变
    本章小结
第3章 书为心画说探源(上):儒家德艺观下唐宋士人书家及其批评者
    3.1 唐宋时期的儒家德艺观与士人双重角色
        3.1.1 唐宋时期的儒家德艺观
        3.1.2 唐宋时期士人的双重角色与文士、儒士的分合
        3.1.3 士人双重角色与儒家德艺观的关系
    3.2 儒家德艺观下的焦虑与应对:唐宋士人书家及其批评者
        3.2.1 唐宋儒家德艺观的奠定:从魏徵荐褚遂良事件引入
        3.2.2 儒家德艺观下初、盛唐士人书家的隐衷与自辩
        3.2.3 儒家德艺观下中、晚唐士人书家的焦虑与自省:书为心画说起源的外在动力
        3.2.4 儒家德艺观下宋代士人书家及其批评者:书为心画说的形成与分化
    本章小结
第4章 书为心画说探源(下):唐宋书写活动中的心与无心
    4.1 唐宋对书写活动中“心—手”关系认识的演变:从“心悟手从”到“心手两忘”
        4.1.1 “心悟手从”:初、盛唐对书法“心—手”关系的认识
        4.1.2 盛、中唐狂草书风激发下对书法“心—手”关系的新认识
        4.1.3 “心手两忘”:宋代对书法“心—手”关系的认识
    4.2 唐宋对书写前意念认识的转变:从“作意”到“无意”
        4.2.1 唐代对书写前意念的认识
        4.2.2 宋代对书不用意及其与德艺观之关系的思考
    4.3 无心:书为心画说的哲学基础与书法的终极追求
        4.3.1 无心与知人:书为心画说的理论渊源
        4.3.2 无心与体道:从《兰亭序》接受史看士人对书法的终极追求
        4.3.3 从“如印印泥”看无心与体道成德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5章 书为心画说起源旁证:大文、小文与唐宋思想转型的两条线索
    5.1 唐人对大文与小文的区别及其复古诉求
        5.1.1 大文与小文:文的颂赞教化功能与缘情体物功能的对立
        5.1.2 斥文与返质:安史之乱前后的文学与思想动向
    5.2 唐代儒学和文章复古运动
        5.2.1 思想与文学的交点:早期古文家文以明道与由文返质的悖论
        5.2.2 韩愈对大文传统和小文传统的双重改造及唐人对他的批评
    5.3 宋代的古文运动与儒学复兴
        5.3.1 宋代的德行、文学之争
        5.3.2 宋代文儒士论文道关系:继承和深化对大文和小文传统的改造
        5.3.3 宋代道学家论文道关系:排斥与容纳小文传统
    5.4 从唐宋思想转型的两条线索看书为心画说的起源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07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007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3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