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元初朱子学流衍考

发布时间:2017-07-25 16:29

  本文关键词:元初朱子学流衍考


  更多相关文章: 元初 理学 许衡 刘因 吴澄


【摘要】:宋元明儒学是中国历史上继先秦之后的又一座高峰,但宋明理学这一名称本身即暗含了一种立场,便是对元代理学的忽视,这一忽视,或是出于对元代理学的轻蔑,或是出于一种自我暗示。这种立场持续时间相当久,对于元代理学的忽视,让我们不能一窥完整学术史,尤其是不能全面了解宋元明学术史。直到二十世纪后半叶,才逐渐有学者关注这一领域,并作出尝试性的努力。元代学术史之范围、规模相当大,非一人一时所能完成。本文亦就在补元代学术史的本旨上做出尝试性的努力。宋代儒学大盛,学派亦多,程朱理学与象山心学两派更是蔚为大观。在宋王朝覆灭之后,蒙古入主中原,经过曲折发展,程朱理学最终在元王朝的支持下于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取得官学地位。自此,朱子学成为科举定式,此后六百年不变。本文考察对象便是蒙古入主中原之初,朱子学之发展情况。本文以元初朱子学之代表许衡、刘因、吴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以上三先生理学思想的论述达到梳理元初朱子学发展之脉络的目的。全文由绪论、正文及小结组成,正文分六章。以下分别介绍各章梗概。绪论部分介绍了文章写作的意义、前人研究述评以及研究方法,前人研究述评范围包括中外元初朱子学研究成果,笔者尽可能的搜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作简要评述,亦有少数可以搜集到的海外学术成果,已在绪论部分有所涉及。第一章论述宋代理学发展情况与元初朱子学的特征,本章梗概介绍了自宋代理学开山到集理学大成的朱子之间的情况,笔者以为朱子乃理学之集大成者。笔者为与元初陆学发展相区别,进一步明确本文研究范围为元初朱子学,故而将朱陆之异同做一比较,以明确研究对象。最后介绍元初朱子学的特征,本文认为元初朱子学最大特征在和汇朱陆,大多朱学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兼取陆学之长。第二章论述蒙元统治下的中州儒士心态,文章从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先述辽宋金元之际的社会状况,第二部分论述金元之际夷夏观的新变化,第三部分论述蒙元统治下的中州儒士心态与出处选择。文章从第三章开始论述许衡理学思想与朱子学,先述许衡之生平简况与思想特征,在生平与其思想特征的大背景下对其有一梗概了解,继而论述其具体思想,分别从天道论、心性论、功夫论三方面论述了许衡的理学思想以及与朱子学的关系。第四章论述刘因的理学思想与朱子学,仍然先述其生平梗概,对其生平有一大致了解,继而论述其理学思想,先述其天道思想,再述其观物思想,刘因理学思想之最大特色在观物,故在论及此一问题时,笔者做了较多的阐释、说明。第五章论述吴澄理学思想与朱子学,仍然先介绍其生平与思想特征,对其生平与理学思想做大致了解,进而述其理学思想,从太极说和理气论两方面进行阐释,最后论述其功夫论,从格物路向、尊德性与道问学方面加以诠释。第六章论述元初朱子学的理论贡献与影响,本文以为元初朱子学的理论贡献在和汇朱陆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朱子后学的泛滥支离之病,其重大影响是开启明代心学之端。全文末尾是小结,小结部分对全文思想理路做了一个梳理,对文章主线做了更加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元初 理学 许衡 刘因 吴澄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4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6
  • 一、选题意义10
  • 二、前人研究述评10-15
  • 三、研究方法15-16
  • 第一章 宋代理学、元初朱子学的基本状况及思想特征16-25
  • 一、朱子集理学之大成16-18
  • 二、朱陆异同试探18-21
  • 三、元初朱子学的基本状况及思想特征21-25
  • 第二章 蒙元统治下的中州儒士心态及出处选择25-33
  • 一、辽宋金元之际的社会状况25-28
  • 二、金元之际夷夏观的新变化28-30
  • 三、元代儒士的出处进退——以许衡、刘因为例30-33
  • 第三章 不如此则道不行:许衡理学思想与朱子学33-50
  • 一、许衡生平简介及其思想特征33-35
  • 1.1 生平简介及著述33-34
  • 1.2 思想特征34-35
  • 二、许衡之天道论35-41
  • 2.1 义命合一36-39
  • 2.2 道生太极39-41
  • 三、许衡之心性论41-46
  • 3.1 知性心与德性心41-44
  • 3.2 心、性、天一以贯之44-46
  • 四、许衡之功夫论46-50
  • 4.1 敬以养心46-48
  • 4.2 身心并修48-50
  • 第四章 不如此则道不尊:刘因理学思想与朱子学50-62
  • 一、刘因生平简介及其思想特征50-51
  • 1.1 生平简介及著述50
  • 1.2 思想特征50-51
  • 二、刘因之天道观51-56
  • 2.1 气机论51-53
  • 2.2 理气论53-56
  • 三、刘因之观物思想56-62
  • 3.1 对邵雍观物思想之契合56-57
  • 3.2 观物之修养论57
  • 3.3 观物之方法论57-60
  • 3.4 观物之辩证法60-62
  • 第五章 接武建阳:吴澄理学思想与朱子学62-75
  • 一、吴澄生平简介及其思想特征62-65
  • 1.1 生平简介及著述62-63
  • 1.2 思想特征63-65
  • 二、吴澄理学思想65-71
  • 2.1 太极说65-69
  • 2.2 理气说69-71
  • 三、吴澄之功夫论71-75
  • 3.1 格物路向71-73
  • 3.2 尊德性与道问学73-75
  • 第六章 元初朱子学的理论贡献与影响75-80
  • 一、援陆入朱以矫支离75-77
  • 二、开明代心学之端77-78
  • 小结78-80
  • 主要参考文献80-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国灿;理学大师——吴澄[J];抚州师专学报;1989年04期

2 路剑;吴澄年谱[J];抚州师专学报;1992年02期

3 唐国军 ,吕昌华;许衡在元初倡导理学的思想动机及其实践效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4 吴立群;;元代理学中“仁”的价值意义——吴澄境界论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5 商聚德;刘因生平思想考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6 申少春;许衡著作及其思想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7 晏选军;刘因却聘原因再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8 方旭东;理学心论的殿军——论吴澄的心之诸说[J];江淮论坛;2001年03期

9 方旭东;吴澄的格物致知说[J];江淮论坛;2003年01期

10 张立文;;许衡的道理心性思想[J];江淮论坛;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国洪;吴澄的象数义理之学[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富河;和会朱陆——吴澄哲学思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2 阎秋凤;论许衡的理学思想及其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3 黄义华;吴澄“和会朱陆”的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马倩倩;许衡理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杨璐璐;吴澄哲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6 沈莹;元人刘因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72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572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4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