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格里芬有机整体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06:29

  本文关键词:格里芬有机整体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大卫·格里芬 有机整体论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丰厚的物质资料财富,同时也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个性的消解,消费的异化、经济增长癖等等问题。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对现代性机械集合整体论批判的基础上,超越现代性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个人中心主义,在解构后现代主义创造的空白中,创造性的提出了有机整体论。论文从时间角度系统性的探索整体论的发展脉络以及内涵:整体论的发展从古希腊朴素整体论、中国传统哲学中蕴含的整体论思想、现代性机械集合整体论一直到后现代科学中的生态整体论思想依据;格里芬有机整体论以怀特海的泛经验论为本体论肯定了自然和科学中的经验自决性,,否定现代性的感性直觉论,对现代性通过反复实验获得真理持质疑的态度。格里芬有机整体论是一种不同于现代性的新的思想范式,统一了科学与人文的对立,恢复了主体性在自然存在的地位,强调自然的整体生态性,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哲学层面上的理论指导。但因机整体论缺乏实践性;泛经验论的神秘色彩以及对有机整体论科学依据的质疑,使得格里芬有机整体论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大卫·格里芬 有机整体论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08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导论8-14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8
  • 1.2 国内外格里芬有机整体论研究论述8-12
  • 1.3 基本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可能创新之处12-14
  • 第2章 格里芬有机整体论提出的背景14-21
  • 2.1 格里芬有机整体论提出的现实背景14-16
  • 2.1.1 生态环境恶化14-15
  • 2.1.2 GDP 崇拜15
  • 2.1.3 个性的消解15-16
  • 2.2 格里芬有机整体论提出的理论背景16-21
  • 2.2.1 古希腊朴素整体论16-17
  • 2.2.2 中国朴素整体论17-19
  • 2.2.3 机械集合整体论19
  • 2.2.4 现代科学中的有机整体论思想19-21
  • 第3章 格里芬有机整体论的主要内容21-34
  • 3.1 格里芬有机整体论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22-25
  • 3.1.1 泛经验论——有机整体论的本体论22-23
  • 3.1.2 不可重复实验性——有机整体论的方法论23-24
  • 3.1.3 非感性知觉论——有机整体论的认识论24-25
  • 3.2 格里芬有机整体论的有益主张25-30
  • 3.2.1 生态存在观25-26
  • 3.2.2 有机自然观26-27
  • 3.2.3 有序时间论27-29
  • 3.2.4 双重人性论29-30
  • 3.3 格里芬有机整体论特点30-34
  • 3.3.1 科学与人文的统一30-31
  • 3.3.2 多样性特征31-32
  • 3.3.3 系统范式的特征32-34
  • 第4章 格里芬有机整体论评析及其现实启示34-42
  • 4.1 格里芬有机整体论的评析34-37
  • 4.1.1 格里芬有机整体论的合理性34-36
  • 4.1.2 格里芬有机整体论的局限性36-37
  • 4.2 格里芬有机整体论对我国的现实启示37-42
  • 4.2.1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37-38
  • 4.2.2 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8-39
  • 4.2.3 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39-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齐;超越与回归──读《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J];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03期

2 肖显静;大卫·格里芬的后现代科学成立吗[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王治河;吴兰丽;;华山并非自古一条道——过程哲学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给我们的启迪[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朱丽;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个性解放:社会和谐进步的标志[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5 王治河;;后现代生态文明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J];岭南学刊;2010年03期

6 吕川;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全球政府与社群主义[J];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03期

7 吕川;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霸权和平论”的哲学批判[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王治河;;中国和谐主义与后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6期

9 赵树峰;论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合理性及现实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冯梅;;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诉求及启示[J];学术交流;2011年11期



本文编号:992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992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2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