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职称评审 > 教师职称 >

高校高级职称教师领悟社会支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9 00:56

  本文关键词: 心理卫生 高校教师 高级职称教师 领悟社会支持 自觉健康状况 社会资源 社会兼职 影响因素 重点学科 心理健康 出处:《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高校高级职称教师领悟社会支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取方法,利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调查了福建省15所高校2 454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结果]19.9%的高级职称教师社会支持出现异常;影响高级职称教师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是年龄、性别、是否具有行政兼职和社会兼职、不同健康状况,而专业、学历对教师社会支持没有影响。[结论]拥有的社会资源越多,社会支持越多;社会支持越多,健康状况越好。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ocial support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nior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thods] A total of 2454 teachers with senior titles in 15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random cluster extraction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Results: 19.9% of the teachers with senior professional titles had abnormal social suppor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ocial support of teachers with senior professional titles are age, gender, whether they have administrative part-time and social part-time, and different health status, while professional and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have no effect on teachers' social support. [Conclusion: the more social resources, the more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etter health status.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基金】:2007年福建省教科文卫体工会重点调研课题的一部分
【分类号】:G645.1
【正文快照】: 社会的发展和高校体制改革给高校教师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和压力[1]。研究表明高校教师正承受着严重的心理压力[2,3]。几年来,高校教师“生命透支”和“过劳死”的现象让人触目惊心。高级职称教师是各高校最重要的核心资源,他们是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邱秀芳;张卫;姚杜鹃;;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叶俊杰;;领悟社会支持、实际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抑郁[J];心理科学;2006年05期

3 陶芳芳;尹平;;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6年02期

4 李佳;冯正直;;离退休老干部主观幸福感、自尊和社会支持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7年07期

5 黄丽,姜乾金,任蔚红;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癌症病人心身症状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静萍;;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积极应对方式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肖蓉,张小远,冯现刚,解亚宁;驻岛礁某部军人社会支持与人格、心理健康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3 黄德斌,付琳,余昭芬,胡泽华;吸毒人群生理戒断后的心理健康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1年03期

4 朱秀,宫玉花,逯云;妇科肿瘤病人社会支持和遵医行为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3年05期

5 田金满,李雪爽,傅华秀;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3年11期

6 江华,郑修霞,陆虹,宫玉花,朱秀,侯睿;认知行为治疗对妇科癌症患者化疗间歇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5年10期

7 侯永梅;心理社会因素对心身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余欣欣;高师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高教论坛;2002年05期

9 陈彩芹,吴清时,林艳丽,钟碧红,叶艳荷;76例乳腺癌病人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干预[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年22期

10 叶琴琴,杨亚娟,王冬梅;癌症患者抑郁状态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姜乾金;;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综述)——20年来对心理应激理论及其应用的探索[A];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国愉;青年军人特质焦虑及其认知加工特点[D];西南大学;2007年

2 石建;“心身医学”理论中医药学溯源及其对SLE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济;肝郁脾虚因素对肿瘤生长和Th1/Th2细胞亚群平衡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2 于肖楠;不支持压力下的下岗人员应付方式与控制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海荣;蒙汉初中生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4 黄勤锦;青年男性服刑人员的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和应对方式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向慧;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6 封文波;应激对抗方法对A、B型行为方式大学生心率、血压、手指温度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肖蓉;驻岛礁军人社会支持、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8 穆新华;癌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应付方式评估及其相关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张静;心理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康复过程中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孙越异;情绪应对及其临床价值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毅;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刘强辉;蔡先锋;钱晓梅;;高校体育教师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0期

3 陶芳芳;尹平;;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6年02期

4 赵艳丽;;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叶俊杰;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6 刘玉新,张建卫,金盛华;社会支持与人格对大学生压力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年01期

7 吴清平;心理健康状况评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7年03期

8 俞国良,辛自强;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9 王海翔;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姜素贤,解根法;关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J];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岳颂华;青少年压力应对的维度、结构及相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铁;法国最著名的五所高等师范学校[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2 ;上海市职工高等学校开展协作活动[J];人民教育;1980年06期

3 ;中学物理教学调查报告[J];人民教育;1980年12期

4 И·И·列昂诺维奇;蔡美玲;;高校和科学院科研机构的合作[J];国际观察;1980年04期

5 万文鹏,余万义,杨桂英,杨德智,陈云华,杨华,武水珍,刘克礼,杨成新,白腊车;基诺人的心理卫生考察[J];心理学报;1981年04期

6 З·日特尼茨基;B·斯皮瓦科娃;杨希钺;;高校教师的时间预算问题[J];国际观察;1981年01期

7 龙杏云;;苏联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J];国际观察;1981年02期

8 萱草;;西德高等学校师资情况[J];教育发展研究;1981年02期

9 陈无忌;;1981年国际学术会议概要[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1年12期

10 ;做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不断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而努力——校党委书记周祥库同志在奖励1981年度优质教师大会上的讲话[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竹渝;贺晓星;;我国高校教师精神压力与身心健康研究的定量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周正猷;;略谈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卫生[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鲁龙光;陈建国;;艾滋病与男性同性恋临床研究[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陈学诗;;中国心理卫生活动的回顾与展望[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陈萍;;护理新领域——社区护理[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6 张晓红;张建英;;家庭环境与幼儿心理健康[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7 戴梅竞;周达生;王蓓;刘新军;王沁丹;董光华;刘彭与;;南京市青少年妊娠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周达生;戴梅竞;杨廷忠;戚中雪;;青少年妊娠与婚前性行为危险模式探讨[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李耀宏;;高校教师考核定量化的探讨[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10 陆忠兰;何云信;;制定我校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的探讨[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军;上海海运学院 不再办校医院[N];北京日报;2000年

2 李春生;引导——高校教师的责任[N];中国建材报;2000年

3 安徽财贸学院法学系 汪飞;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更重要[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北京市健康教育中心;青少年的心理卫生[N];大众科技报;2000年

5 北京市健康教育中心;中年人的心理卫生[N];大众科技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初卫华;切莫忽视心理健康[N];健康报;2000年

7 记者 靳玮;部分大学生有心理障碍[N];健康报;2000年

8 赵;亚洲医药网:理性开发市场[N];计算机世界;2000年

9 本报记者 傅红;为了科学的尊严[N];科学时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朱勤;警惕:精神疾病逼近健康人群[N];辽宁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吕航;激励与约束——对我国高校业绩津贴分配制度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家秀;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神经心理发育特点、FMR-1基因检测及BDNF基因的多态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杨震;基于事业人假设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罗健;中国癌症患者疼痛与生活质量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6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吕杰;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8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珂;重庆市高校教师居住社区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2 向仁富;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国立八高校教师索薪运动[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立刚;高校教师素质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艳;《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CAI课件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曾武;医学生心理健康对学习成绩影响的统计技术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2年

6 王波;人力资本与高校职称评定[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7 施丽红;网络背景下大学师生交往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高芳玲;暗示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朱丽;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刘彩霞;我国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72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ichenpingshen/gaoxiaojiaoshizhichenpingding/1472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a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