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职称评审 > 教师职称 >

高职教师职称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4 05:02

  本文关键词:高职教师职称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省级高职系统层面职称评定政策对院校个体的教师职称制度具有直接影响力。文章选取全国各高职系统最新政策文本,围绕高职个性特色、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等指标及评价模式与权力关系,分析高职教师职称评价标准的特点与问题。研究表明:评价标准中高职职业性特色突显,但部分指标与本科趋同;任职条件差异较大,缺乏相对统一的职务标准;院校个体的职称评审自主权正不断扩大,但这也会造成教师队伍的分化。建议制订国家高职教师职务标准,强化职业技术教育和教师培训交流机制,优化配置教师职称评审权力。
【作者单位】: 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省级高职院校 高职教师 职称评价 实践教学
【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资助重点课题(2014A116)
【分类号】:G717.2
【正文快照】: 职称之于教师正于职位之于公务员的意义一样,在典型事业单位部门,职称是教师多种身份地位的具体附着物。而对高职教师职业的判断,常常是出于与本科教师的比较而得出的。已有研究多基于个案研究,认为实践层面高职与本科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差异较小,前者在很大层面上“套用”后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成福;邵建东;陈海荣;陈健德;;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及培养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03期

2 李玉珠;;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及其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10期

3 庄榕霞;俞启定;;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基本特征及资格标准研究——基于39所国家骨干高职立项建设院校的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4 俞启定;王为民;;审视与反思:我国高职教师职称评审标准的套用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5 朱雪波;周健民;孔瑜瑜;;高校教师考核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6 袁贵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教改革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敬波;;大学治理的法治与自治之维——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修改之际[J];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06期

2 雷家彬;;高职教师职称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6年04期

3 邓康康;;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授课教师的适应性[J];鄂州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4 翁爱萍;;浅谈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及培养对策[J];中国培训;2016年06期

5 郑丽华;;高等学校教职员工年度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人力资源管理;2016年05期

6 丁云霞;;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分析——以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为例[J];亚太教育;2016年12期

7 王嘉颖;;高职院校新入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8 黄进禄;郑劲松;苏艳丽;;专任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年03期

9 曾全胜;;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协同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07期

10 查吉德;;发展高职院校高等性 履行高职教育新使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帕蒂·乔·沃森;斯蒂芬·勒布朗;查尔斯·雷德曼;陈淳;;分类与类型学[J];南方文物;2012年04期

2 王成福;邵建东;;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09期

3 柴勤芳;;对高职教育“高等性”与“职业性”融合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05期

4 王夫艳;;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三维构成[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5 和震;;校企深入合作的有益尝试[J];教育与职业;2012年07期

6 戚万学;王夫艳;;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内涵与特征[J];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7 谢勇旗;;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缺失与养成[J];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01期

8 吴建设;吴小懿;;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融入职业教育五要素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11期

9 谷丽丽;;德国职教兼职教师的特点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年25期

10 刘智勇;赵前斌;;对高职教育“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再认识[J];高教探索;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芬梅;;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功能探讨: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9期

2 李焱;刘德平;;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激励特征与现状浅析[J];学理论;2011年15期

3 ;座谈评定技校教师职称试点工作[J];劳动工作;1981年12期

4 黄宇文;民族山区教师职称亟待解决[J];中国民族教育;1998年06期

5 林露;;教师职称改革试点经验[J];小学阅读指南(中);2011年07期

6 ;有关教师职称问题的讨论[J];广西教育;2013年32期

7 刘红,刘继荣;直接聘任制: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J];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05期

8 赵春玲;高校教师职称以聘代评的思考[J];理论界;2005年06期

9 赵永乐;王慧;;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改革模式的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10 陈伟;陈宗荣;;构建教师职称管理的动态机制[J];教学与管理;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晔;宝鸡教师职称改革起步好[N];宝鸡日报;2009年

2 冯登科 陈艳梅;中小学教师职称有了正高级[N];宝鸡日报;2009年

3 仁姿;我市12名中小学教师升正高[N];宝鸡日报;2010年

4 记者 余冠仕 柴葳;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将统一中小学教师系列[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魏海政;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带来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见习记者 禹跃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记者 任社宣;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会议召开[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

8 记者 王宝杰;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9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省人社厅党组书记 厅长 鬲向前;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N];陕西日报;2011年

10 通讯员 杨宋;全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弥渡举行[N];大理日报(汉);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单丙波;试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之变迁[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冀宗;高校教师职称结构的合理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珍;基于人才队伍建设的高校教师职称量化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4 井光进;潍坊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福兵;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桂琴;福建省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发展与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田播;高等学校教师职称改革工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高职教师职称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9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ichenpingshen/gaoxiaojiaoshizhichenpingding/389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a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