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职称评审 > 教师职称 >

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职称管理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7-09-15 04:41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职称管理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高等学校 教师 职称管理


【摘要】:文章回顾了新中国建国以来高等学校教师职称管理的基本历程,分析了当前职称评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对策。
【作者单位】: 湖南湘潭工学院高教室!湖南湘潭411201
【关键词】高等学校 教师 职称管理
【分类号】:G645
【正文快照】: 高等学校教师职称是教师学术水平、学术地位的标志,与教师利益密切相关,,高校教师职称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其管理科学与否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高等学校教师职称管理工作的探讨很有必要。一、建国后我国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云川;职称评审公正论[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水明,饶新华;谈高校学术评判尺度的不公及负面影响[J];抚州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2 袁祖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亟待改革[J];高教探索;2000年01期

3 王锂平,覃天革;职称评审过程电脑化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解飞厚;科学计量与专家评审——关于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5 叶芬梅;;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功能探讨: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9期

6 王瑛;邹娅玲;王敏;;高职院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探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7 邢以群,陈梅;专家评审方式:利弊分析与改进思路[J];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06期

8 孙同福;;普通高校“职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9 李浩;王莉莉;;基于三维思维模式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体系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杨启富,郭杨民;职评中发挥计算机作用的探索[J];台州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凡;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有效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辛朋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改娜;大学教师职称评审模式探析[D];湘潭大学;2011年

2 王波;人力资本与高校职称评定[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3 张学明;军队高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指标体系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4 黄健;专业技术资格管理组织的优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赵琳;我国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实施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6 夏东慧;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徐美华;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沿革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省提出做好脱钩企业职称管理工作的意见[J];人事与人才;2000年Z1期

2 孙同梅;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思考[J];平原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陈桂萍,吴鹭;完善现行职称管理制度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4期

4 高沂;;认真做好高等学校教师提职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1982年03期

5 卢鸿德;刘述庆;邓晓春;;实行聘任制是师资管理改革的重要环节[J];辽宁教育研究;1985年Z1期

6 王振友;;职称管理者的特殊素质[J];干部人事月刊;2001年10期

7 吴文斗;;做好经常性的教师提职工作[J];辽宁教育研究;1982年03期

8 吴景生;如何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职称管理体制[J];经济师;1998年04期

9 陈宗寿;高等学校教师职称改革方案简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9年02期

10 吴景杰;谈完善专业技术职称管理体制[J];中国城市金融;199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雷;;高等学校教师系统模型与模拟[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2 李莉;;浅谈职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A];广西档案2010年第5期(总第101期)[C];2010年

3 黄志文;;学校教师科研现状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4 邓玲;;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王树荫;;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郑旗;;《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中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栋学;;关于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郑旗;;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尤庆华;;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杨应元;;民办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 瑾;营造公正的评审环境[N];张掖日报;2005年

2 杨浚荣;办实事 用实劲 求实效[N];中国人事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王 瑾;构建依法行政的制度体系[N];张掖日报;2005年

4 王著华;我市创新职称管理制度[N];济宁日报;2005年

5 记者 沙星海;鹰城职称管理实现信息化[N];平顶山日报;2006年

6 曹奕 缪志聪;常州首创教师职称网络评审[N];江苏教育报;2011年

7 ;警惕教师职称评审中的腐败[N];河北日报;2003年

8 ;西城区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陈丽 何振兴;为紫砂保护而“战”[N];宜兴日报;2006年

10 河南省济源市大峪镇中心学校 李舒文;“小高高”教师职称身份需明确[N];中国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国成;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及模式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立迎;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契约形成、履行、破裂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邵士权;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凤英;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教师培训与开发体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卫平;新疆独立学院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7 赵惠君;“校园内的公共服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播;高等学校教师职称改革工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锦江;基于B/S模式的职称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3 杜松杰;Q市气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4 陈珍;基于人才队伍建设的高校教师职称量化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5 胡秋艳;高等学校教师与行政人员之间的冲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汪沛;高等学校教师管理评估体系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7 王冀宗;高校教师职称结构的合理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王文智;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政治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8年

9 李萌;高等学校教师聘用制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李丙文;HG大学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54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ichenpingshen/gaoxiaojiaoshizhichenpingding/854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0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