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高中地理活动性课文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下,为了改变传统地理教学忽视学生能力发展的情况,原本教材中的“作业系统”被新兴的“活动系统”所取代,同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地理新课程教学应关注学科“核心能力”训练的课程改革展望。但是在我国,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依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中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发展的现状令人堪忧,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作为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教学实施现状也不尽如人意。研究如何有效地运用高中地理活动性课文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对提高教师对活动性课文的认识、丰富活动性课文研究理论体系、落实地理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推进我国地理新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本部分首先分析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其次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出目前已经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与不足之处及其对本研究的一些启示,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从杜威的“做中学”、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活动教学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地理新课程理念四个方面探讨了运用高中地理活动性课文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活动性课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以学生地理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对人教版必修1中的“活动系统”加以分类,解读不同类型活动对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功能并举例分析其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潜在价值。第四部分为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教师,对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的认识与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从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教师对教材“活动系统”的认知情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为策略探究。该部分首先提出了运用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参与性原则、操作性原则、引导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然后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从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学生能力的一般策略和教材不同类型(问题解决型、动手操作型、开放交流型)的活动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两方面探讨了运用教材“活动系统”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策略。第六部分为结语部分。本部分概括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对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思考。
1引言
1.1选题的背景
1.1.1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材结构的变化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课程改革的展望中提到地理新课程教学应重点关注的领域要包括对地理学科“核心能力”训练的重视。针对《课程标准》中要求的目标,从高中地理课程结构与内容的特点出发,对地理学科能力做出了四项具体规定并将其至于“核心”地位。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下,新课改致力于打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注重知识获得的同时更强调各项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的新型课堂。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课程的目标应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表述,“过程与方法”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目标,对“过程与方法”的强调也是重视培养学生能地理力的一种表现。“过程”与“方法”本身就是活动的要素,离开了活动,“过程”与“方法”就失去了意义。地理课程标准强调“过程与方法”其用意就在于强调通过教材活动性课文的开展来达到培养能力的目标。
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评价标准的影响,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地理学科能力比较薄弱,亟待提高。在新课程改革下,为了摆脱传统地理教学忽视学生能力发展的教与学的方式,教材中的“作业系统”被新兴的“活动系统”所取代。活动性课文是地理教材所呈现出来的新的表现形式,由各类活动栏目共同组成,充分融合了现代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吸取了活动教学的核心理念。希望通过各版本教科书中设置的“活动”内容改变教材的结构,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把学生的学习心理由抑制状态上升到激动的状态,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动力系统,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能力得到提升。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离不开平时的积累,能力的形成是不可能通过学习间接知识的方式实现,只有通过某种“活动”,获得直接体验,才能培养相应的能力。教材“活动系统”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承担着对学生地理能力培养的使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挖掘这些“活动”的教学性,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1.2研究意义
1.2.1提高教师对活动性课文旳认识
通过对教材中不同类型的活动功能的解读和不同类型活动对能力培养的价值分析,提高地理教育工作者对活动性课文设计初衷与内涵的认识,转变以往在开展活动性课文的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树立正确的活动性课文的教学观,意识到活动性课文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高活动性课文的地位,利用活动性课文为活动教学的开展提供材料,把活动性课文当作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提升地理教育的高度。
1.2.2促进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
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升与平时的锻炼密不可分,而能力的形成是不可能通过学习间接知识的方式实现,只有通过某种“活动”,获得直接体验的方式。教材“活动系统”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活动系统”对学生地理能力培养的功能和教学价值,本文通过调查研宄,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运用高中地理活动性课文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为中学教师利用活动性课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实现在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的目标。
1.2.3丰富活动性课文研究理论体系
在前人对活动性课文内涵、特征、分类、功能、目标、存在问题、实施策略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从运用活动性课文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对活动性课文内容的处理、问题的设置、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设计和实施两方面丰富了地理活动性课文研宄的理论体系。
1.2.4深化我国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
新一轮课程改革下,教科书“活动”部分的功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不再是教科书的辅助部分,而是作为学生自己生成知识,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尤其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二理念、新思想和新建议为教育的改革和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教科书编写建、活动建议和教学建议中都提出要通过利用教材中所设置的类型多样的活动性课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可见,活动性课文是落实新课程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价值取向的重要载体。通过研宄运用高中地理活动性课文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教师对课程改革理念的认识并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推进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和落实,进一步深化高中地理课程改革。
2教材“活动系统”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理论是进行研究的重要依据,有效指导本研究的理论主要有杜威的“做中学”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活动教学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地理新课程改革理论。笔者将分别对这些理论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分析其对运用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学生能力的指导作用,从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1社威的“做中学”、陶行知的“教学做合理论
“从做中学”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教育思想中的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而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与“从做中学”的思想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处。
杜威提出了以“活动”为主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活动教育思想与主张。他着重强调个人的经验在教育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而经验则是由“做”即“活动”得来的。同时也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氛围过于呆板,不利于儿童创造等天赋的施展和锻炼,因此他提出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联系学生生活的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特征,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参与到活动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并逐步提高相关的能力。
陶行知针对当时教育中存在的教师只是注重教学的质量,学生只是一味被动地去接受的教育现象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指出教育应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用实际遇到的问题引发“做”而且强调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应根据做的方法,也就是说教与学都应该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指出“做”的内涵不仅仅是局限于动手做这一简单的层面,“做”实际上指的是学生主动地参与、思考、动手操作等一系列学习行为活动。地理教材中的活动性课文既有学生动手操作的部分,也有动脑思考的部分,包含了多种“做”的要素,具有多种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功能。
地理教材中的活动性课文是最能突出“做”的系统,“做”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融合统一,从而让学生真正地得到成长。杜威的“从做中学”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都强调“做”即实践的重要性。两人又都对有关教材的问题做出了专门的论述,一致地认为教材的内容应与生活的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迁移应用的能力。陶行知先生还把是否有无引导人动作的力量、有无引导人思想的力量、有无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三个维度作为判断教材价值的标准,也就是说教材除了要承担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的任务外,有价值的教材还应该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质疑探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根据两位教育家的教育观点,笔耕文化传播,教材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活动机会促使学生能力的发展,教材中的活动性课文正好满足了这样的要求。
2.2活动教学理论
学生主体的活动和个人的发展是活动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主体的发展都是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而这两者相互作用的载体就是学生所参与的各种类型的活动。通过“活动”才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促使学生发展和进步是对活动教学的一种概括。
活动教学理论主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把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取知识并培养相应的能力。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并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叙述性课文中的各种知识、原理和规律,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各种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学的关键就是要通过教材“活动”系统设计创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规律的活动,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给学生提供“经历”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和实践中获得进步,取得能力的发展。
3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的概述......17
3.1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的界定......17
3.2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的分类.......18
3.3地理教材不同类型活动的功能.......19
4地理教材“活动系统”认识与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29
4.1调查基本情况.......29
4.1.1调查的目的.......29
5运用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策略.......46
5.1运用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46
5.1.1参与性原则........46
5运用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策略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离不开平时的积累。能力的形成是不可能通过学习间接知识的方式实现,只有通过某种“活动”,获得直接体验,才能培养相应的能力。“活动系统”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承担着对学生地理能力培养的使命。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师忽视或不利于运用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行为。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活动系统”的功能,提升“活动系统”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实现教材“活动系统”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有必要对运用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和策略进行研究。
5.1运用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
5.1.1参与性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方法”,并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扮演的是参与者的角色。学生学学习的兴趣从来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无论如何处理活动内容,选择哪种教学方法,其关键都要以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为出发点,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精心设计活动的过程和步骤,尽可能多的创设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去积极探索,在探索中取得能力的发展。要发挥活动性课文的价值,就必须要以学生充分参与为前提。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使活动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
6结论与展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担任着培养学生地理核心能力的重要使命。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分析《课程标准》,界定了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的概念、划分了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的类型、解读了不同类型活动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功能并举例分析了不同类型活动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潜在价值。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从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角度深入梳理了教师对教材“活动系统”的认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不同类型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笔者将对本研究的结论、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研宄的方向进行总结。
6.1基本结论
通过对运用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学生能力的探讨,本文主要的研宄结论如下:
第一、界定了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的概念,划分了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的类型,笔者按照学生地理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将“活动系统”共分为问题解决型、技能操作型和开放交流型三大类型。问题解决型由读图思考类、材料分析类和问题研宄类组成,技能操作型包括动手操作类和绘图说明类,开放交流型则是由讨论交流类、阅读扩展类和写作交流类构成。解读了不同类型活动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功能,举例分析了不同类型活动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潜在价值。
第二、梳理了教师对教材“活动系统”的使用情况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从教师对“活动系统”关注的情况、对“活动系统”教学价值的认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活动系统”的使用情况和处理情况、影响“活动系统”实施效果的因素以及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评价的依据六个方面对教师地理教材“活动系统”认识和实施现状进行了解并从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角度深入梳理了教师对教材“活动系统”的使用情况以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对“活动系统”认识的角度与深度不够,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上,忽视其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没有将其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重要载体。(2)教师对“活动系统”使用类型不够全面,使用的环节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单一性,缺少对活动的科学整合,影响到活动功能的发挥。(3)教师对“活动系统”的内容的挖掘不够充分,教学方式的选择较为传统和机械,有失灵活,没有充分合理地利用“活动系统”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平台。(4)教对活动要求的提出、活动方法的指导等在活动实施中影响学生能力发展的因素的考虑有所欠缺。(5)教师在利用“活动系统”的过程中,仍然陷入了“重知识、轻力”,“重结果,轻过程”误区,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多采用终结性评价,较少采用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6)总结了不同类型活动”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处理技能操作型活动时存在活动的教学利用率不、活动“形式化”和活动的可操作性难以保证的情况;在处理问题解决型活动时现教师主宰活动,对活动的处理偏重知识获取,处理活动方式偏重讲授,活动题化”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不足的现象;在处理开放交流型活动时出现教师对活的处理“简单化”,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较为欠缺,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盲目性和随机性,教师利用活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意识薄弱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汤海彦.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处理与反思浅谈[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19)
[2] 邵志豪,袁孝亭,王向东. 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教材中活动板块研究初探[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2(05)
[3] 丁华. 活动性课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优越性探究[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04)
[4] 张丹. 有效处理地理教材“活动”内容的思考与探讨[J]. 快乐阅读. 2012(03)
[5] 胡茂永.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处理与反思——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例[J]. 地理教育. 2011(11)
[6] 朱丽. 巧用地理活动教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J]. 文教资料. 2011(21)
[7] 白玲. 谈地理新教材“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1(03)
[8] 刘勋. 化学新教材中“活动·探究”栏目的使用与思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1(Z1)
[9] 万永祥. 略谈地理活动性课文教学[J]. 地理教育. 2010(11)
[10] 邹今倜. 地理活动教学探究[J]. 地理教育. 2010(Z2)
本文编号:11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