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作文课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思维导图在高中作文课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思维导图 发散性思维 写作能力 写作兴趣 高中作文课
【摘要】:对于高中作文教学的而言,教师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可以让学生的作文更加丰富而且更加具备说服力。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不受重视,由此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有局限,这样写出来的作文难免空洞乏味,很可能对话题的讨论不够深入,导致写出来的文章不能触动人心。就是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才显得异常重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也是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思维导图可以把学生脑海中的信息以可视化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且思维导图除了可以利用软件,也可以利用纸和笔手工绘制,这对于高中作文课堂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训练方式,不需要学生掌握过多的技巧,只需要将自己脑海中的思维过程用树状或者网状的形式外显化即可。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有效的组织思维和语言,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科技和网络发展影响下,智能手机如今已经迅速的普及,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上都产生了深深的影响。若是可以对这些智能设备合理利用,就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师生间的互动增加,填补如今教学设备的不足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智能手机进行辅助,可以为课堂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则是利用思维导图来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借助于智能手机屏幕共享技术参与高中作文课的教学过程,使思维导图的呈现方式更加新颖,提高学生对作文课的兴趣。本课题研究借助于经过改编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经典发散性思维问卷,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设计,来提高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并充分借助于智能手机屏幕共享的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形成任课老师独特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一贯的认知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提高,激发学生在协作上的自主性、创新性,也使得智能手机能够更好的应用于教学过程。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磊;作文课片段[J];学科教育;2000年10期
2 倪军仓;从编辑的角度看作文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3 王春艳;我是怎样指导学生作文的[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4 蔡宗模;作文教学的第三只眼──对国外作文教学研究的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年09期
5 薛培芳;一次作文课的尝试[J];学科教育;2001年05期
6 赵美林;其实,学生有话要说——对作文教学的一点反思[J];学科教育;2001年05期
7 尹绪胜;我是如何进行作文教学的[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苏晓红;作文教学实践浅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1年05期
9 高瑞玉,郭经友,牛巧欣;对作文教学的两点思考[J];职教论坛;2002年10期
10 孙雁秋;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合作精神[J];语文建设;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巧芳;;对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思考[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侯国章;;营造氛围 苦练硬功——作文教学初探[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朱曦洁;;在生活中寻求创新——我对写作创新的一点想法[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冯富玉;;走出课堂,让作文活起来[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林;;作文教学的创新[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贺绮;;让作文呈现生命的本真[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周磊;;坦诚做人,真实作文[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龙水花;;论教师的情感对作文教学的影响[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杨丽菊;;浅谈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的优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10 广西南宁市卫国小学课题组;;博客让网络作文如虎添翼——网络作文研究中期阶段性总结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林霞;谎言+套路+矫情=作文?[N];山西日报;2010年
2 舞钢市 殷庚晓;真实的生活 真实的作文[N];学知报;2010年
3 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城东中学 张凯敏;如何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N];学知报;2010年
4 陈刚;从兴趣入手提高学生作文水平[N];黔西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徐德明;作文“假大空”病根:缺乏体验思想贫乏只为应试[N];天津教育报;2011年
6 金鹗小学 张祝军;如何引导学生写作文[N];岳阳晚报;2011年
7 剑河县南哨小学 杨章燕;浅议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N];贵州民族报;2014年
8 何莉雯;作文教学要从“后”转“前”[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张毅;作文 向生活回归[N];中国教师报;2006年
10 贵州省黔西县协和龙井小学 黄连志;学生作文自改能力的培养[N];大众科技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凤青;初中作文失语症原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晴;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赵颖;回归生活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勇龙;农村7-9年级生活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玉春;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作文素养培养[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杜朝晖;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晓敏;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乾明;作文教学批判与开发信息资源的作文课程[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于利华;吉林省第二实验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延边大学;2015年
10 庄晓晨;初中生活作文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26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226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