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本文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师范大学》 2014年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张艺
【摘要】:自古以来,教育是指着眼于人的素质,能力而进行的影响其精神世界或生理状态的信息传递活动。当前,新课程教育改革已经在实践的层面上拉开了序幕,但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近些年来引发了一些教育教学问题,不得不引人深思。所以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建议“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引发了教育界的大热潮。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角度出发,才能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成效、有意义,真正达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进而侧重学生人性潜能的挖掘,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观点。它的内涵用三句话来概括: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落脚点;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即教育是指教育人的教育;教育要提高和扩展人的价值。 普通高中教学是中学教育的高级阶段,而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素质、健全学生人格方面起到了很深刻的作用。近年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越来越受重视。总之,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运用越来越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其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第二,是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第三,是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目前,一些地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尚不成熟,多数都是表面的、仅存于形式的,这样的课堂表现出来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渗透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较为薄弱:如课程设置上忽视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教学体系模式静态化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师生关系疏远及交往主体片面化。鉴于此,要加强高中政治课程中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观念,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树立人本主义教育课程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建立人本主义教育教学观,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第三,创立人本主义教育师生观,,构建师生和谐关系。 有学者认为,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会成为未来教育之趋势。作为一名政治教学工作者应充分把握这一潮流,并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渗透与加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33.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雪;;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的师生关系透视[J];成功(教育);2012年06期
2 曾诚,姚成建;人本主义教学观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启示和指导[J];成人教育;2005年02期
3 姚信;论高校德育的人本化[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10期
4 林海鑫;;浏览美国《哲学百科全书》[J];辞书研究;1981年03期
5 姚时会;;人本主义视角下的交往式师生关系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邓利霞;;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思想反观中国现代教育[J];济宁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王红芳;;人本主义教学法——推进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1年30期
8 李晓宁;;浅析人本主义教学观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09期
9 胡德宏;;基于人本主义的课程教学及管理思想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7期
10 刘佳;吕耀中;;论人本主义教学观[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文;;关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夏国锋;;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分层现象与对策——来自安徽农民工的调查[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许海明;;在边缘的折磨和生活的绝望中逃离米格尔大街——浅析《米格尔大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4 陈祖英;;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看红艳——《林白小说二篇》的一种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5 吕燕清;;围都里的悲歌——比较爱玛与曹七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6 张辉辉;光峰;;动物的需求——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的《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7 李志军;徐创洲;;新时期村干部角色错位的成因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刘炳辰;孙强;沈时明;;普通高校“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10年01期
9 苗连营;吴礼宁;;从公民参与看东亚民主转型[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10 范辉清;;论刑罚与矫治的异质性[J];北方论丛;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佳豪;;老人协会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与运行机制研究[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周谷平;代妮娜;;林砺儒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学迎;;基督教与儒教的禁欲思想比较[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鲍宗豪;;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求理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5 崔竞生;;论海丝特的自我实现及其超越[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梅传强;;论犯罪与刑罚的人性基础[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周茂铭;;换个角度,看律师法律服务市场——用法律经济学的方法观察、思考律师服务市场[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黄文翠;;“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彰显——义务教育音乐教材两个不同版本的取样分析及比较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刘荧;;诞生于浓雾之梦的女性形象——郝思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徐铭青;;试析社会发展的动力观[A];安徽省哲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冯瑞;中国竞技体操制胜规律探骊[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贾清显;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王芳;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高兰香;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戴小春;高校课程结构优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唐东堰;生命的迷狂与神秘智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晁毓欣;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机理与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于丹;新时期高校德育管理人本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西武;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秦赟;“来访者中心”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玲玲;大学生自助旅游体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常虹;数码产品设计中情感价值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9 邓瑞芬;执行主体动机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宏伟;农村股份合作公司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澍军;“尊重的教育”的价值及其深层底蕴[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5期
2 白波燕;张双武;;学生话语权的旁落与师生关系重构[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8期
3 侯秋霞;师生关系困扰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谢登斌;德育新观念: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参与式道德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丁超;;强化以人为本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成功(教育);2012年10期
6 国佳;;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新思路[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9期
7 刘素芳;人本主义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8 余文森;;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J];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04期
9 吴群志;;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观谈起——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策略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杨韶刚;融合教育——人本主义教育范式探究[J];江苏高教;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举例原则[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2 陈树茂;;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探究式学习[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31期
3 张雪梅;;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实施[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2期
4 李宏春;;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大有可为[J];学习月刊;2010年02期
5 张汉亮;;关于开发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6 梁恺之;;浅议创设“互动生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途径[J];教育导刊;2010年04期
7 吴登龙;;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生为本”的三个显性评价要素[J];教学与管理;2010年15期
8 彭翠兰;;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21期
9 王劲松;;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之我见[J];学周刊;2011年33期
10 张珊珊;;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中的案例教学研究[J];群文天地;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蒋志芬;;高中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吴正勇;;浅论遂宁一中高中思想政治课分层次教学模式[A];中国名校卷(四川卷)[C];2013年
3 吴正勇;;浅论遂宁一中高中思想政治课分层次教学模式[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四川卷)[C];2013年
4 王芳芳;;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哲学与生活》第四册 第九课第一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案例[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5 吕培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4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学案例[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6 王印;;打造高中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刍议[A];2013年1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段创辉;;思想政治课教学之我见[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沁阳市一中分校 崔廷常;[N];学知报;2011年
2 四川省广元市元坝中学 张莉萍;[N];广元日报;2012年
3 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汤先刚;[N];学知报;2010年
4 朱泳武;[N];解放日报;2003年
5 泗阳县致远中学 韩广军;[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6 高邮市第一中学 孙巧萍;[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7 河北省魏县第五中学 田锡海;[N];大众科技报;2006年
8 林广静;[N];吉林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肖小燕;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秦志军;高中思想政治课科学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唐海燕;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邓忠娥;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余养森;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案例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胡亚菊;建构主义视阈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王颖;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田琳;研究性学习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要求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10 申冬生;高中思想政治课能动性教学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38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23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