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与价值定位

发布时间:2016-11-24 15:16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与价值定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3年第9期(总第404期)

EDUCATIONALRESEARCH

No.9,2013General,No.

404

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与价值定位*

张华

[摘

要]在当前关于普通高中定位的讨论中,“大学预科”说的合理之处在于重视

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工具价值之一,即大学准备功能,但其潜在危险是容易陷入工具主义泥淖;“基础+选择”观的合理之处在于重申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内在价值,但其缺憾是对工具价值重视不够。以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对普通高中教育重新定位,是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基础。

[关键词]普通高中教育;教育民主;工具价值;内在价值310036)

[作者简介]张华,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下连九年义务教育,上接高等教育、职业世界和社会生活,恰如一座“教育立交桥”,其性质和价值定位异常复杂。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是什么?它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联系和区别何在?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如何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与解答,将直接影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方向、政策与策略。

一、普通高中教育的工具价值在当前关于普通高中教育性质与定位的讨论中,一种代表性观点是“大学预科”说。该观点认为:我国新时期普通高中教育的新

[1]定位应“从基础教育到大学预科”。“大学

其潜在危险是可能导致继续维持甚至强化普通高中教育积重难返的工具主义价值观。把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定位于“大学预科”,意味着取缔普通高中教育的内在价值和作为一个特定学习阶段的独立性,让普通高中被动依附于大学,这很可能会使普通高中“应试教育”更为严重。

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趋势,建立普通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职业世界和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健全的工具价值,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重大课题。放眼世界,无论北美还是欧洲,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建立类型多样、结构灵活、功能健全的高中教育体系,以高度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求。

以美国为例,直至20世纪末,美国中学

预科”说的最大价值在于正视了我国普通高

中教育的工具价值之一——为大学做准备。一直被誉为“世界范围内的杰作”,理由在于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12年度重大课题“高中阶段的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批准号:AHA120004)的研究成果。

它与时俱进,既高度适应又积极促进时代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18世纪中叶,思想家、科学家富兰克林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创建了“文实中学”,成功取代源自英国的传统拉丁语学校;到19世纪初叶,“文实中学”又发展为公立中学;19世纪末,在美国不仅职业中学迅猛发展,而且成功创建了兼具升学和就业两种功能的“综合中学”;20世纪初,根据社会需要又将中学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且学制灵活多样;20世纪中叶以后,又成功地从中学领域延伸出“初级学院”和“社区学院”,且获得迅猛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为适应日益高涨的民主化运动,又成功创建了形式多样的“开放中学”。凡此种种,均体现出美国中学体制、机制、类型、结

[2]构的灵活性与高适应性。

普通高中倡导“生涯教育”,将学生的“学术知识学习”与“工作本位学习”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学术知识的同时,发展丰富多彩的职业知识、技能和兴趣。第三,普通高中要为每一个高中生成功的社会公民生活做准备。为此,要在普通高中倡导“社会参与”精神,将学生的学科知识(包括学术知识和职业生涯知识)学习与“公民学习”融为一体,使学生发展社会参与和公民生活的能力,形成服务社区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普通高中教育的三类工具价值——大学准备、职业准备和社会生活准备,显然是彼此关联、相互融合的。一方面,发展生涯规划能力和参与公民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不仅有助于更明智地为大学做准备,而且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的。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发展“大学知识”,并最终在大学教育中获得成功,显然能促进职业和社会公民生活准备。因此,普通高中“连接学习”的三个有机构成——“大学学习”、“工作学习”和“公民学习”是融为一体的,需要整体设计。

尽管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必须实现健全的工具价值,但也不能因此将其性质定位于“大学预科”。“大学预科”说至少存在以下三个根本缺陷。第一,它极易导致普通高中教育工具价值膨胀、内在价值缺失,由此陷入工具主义和“应试教育”泥淖。这不仅不会“为深化

[5],高考改革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可能性”而

2010年,鉴于美国高中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和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新需要,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改革蓝图》中呼吁:“我们要设定一个清晰的目标:每一个高中生都应当从高中毕业,为大学和职业生涯做好准备,无论其收

[3]入、种族、民族或语言背景、或是否残疾。”

嗣后,许多机构和组织针对此目标提出了相关研究报告和高中教育改革框架,如哈佛大学的《繁荣之路:迎接21世纪对美国青年的挑战》报告,其核心是如何增强高中教育与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高等教育、工作世界及公民生活的内在联系,即“连接学习”(linked

[4]一场新的高中教育改革运动在learning)。

且很可能会让大学竞相争夺生源、普通高中理直气壮地抓“应试教育”。第二,它对工具价值的追求亦是片面的,只关注了为大学做准备的方面,忽略了普通高中所应承担的为学生成功的职业生涯和社会公民生活做准备的功能。第三,它把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混为一谈、线性关联——升学率低性质为“基础教育”,升学率高(如达到60%以上)性质就转变为“大学预科”。就如所有幼儿园孩子都上小学、所有小学生都上初中,我们却不能简单地说学前教

美国已然形成。

目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应当实现哪些工具价值?立足我国国情并充分汲取国际经验,可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普通高中要为每一个学生成功的大学生活和终身学习做准备。为此,既要帮助学生发展丰富的“大学知识”,包括如何进入大学并在大学教育中获得成功的知识,又要帮助学生发展终身学习的知识、能力和愿望。第二,普通高中要为每一个学生成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为此,要在

育是“小学预科”、小学教育是“初中预科”。因为一类教育的性质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核心是其内在价值,不是由升学率这一个因素所决定的。

综观世界发达国家高中教育的发展趋势,一个有趣的、恰成对照的现象是:一方面,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的比率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高中教育在性质上越来越与初中教育甚至小学教育趋同,成为其自然延伸。芬兰教育家萨尔伯格在2007年发表的研究报告《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中等教育:共同挑战与不同方案》中这样写道:“尽管中等教育最初是为了服务于学术性高等教育而创建的(在教育取向、课程、教学方法、师资诸方面),却呈现出下列发展趋势:(1)高中教育日益成为小学(或义务)教育的延伸,而非为高等教育准备生源的终结阶段;(2)高中教育课程越来越类似于小学课程,拥有宽广的学科范围,专业化日益减少,综合主题日益增多;(3)高中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类似于小学中常用的方法: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多样化评定方法等;(4)高中教师像小学教师那样培训和招聘,有些教师则同时既教高中、又教

[6]初中。”

础+选择”的观点,将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定位于“基础教育”,通过“选择”体现高中教育

[7]与义务教育的区别。

“基础教育”说的最大贡献是确立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内在价值。该观点的缺憾之处是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工具价值重视不够,且未明确论述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关系。仅强调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会无视普通高中毕业生大多数要上大学、少数要进入职业世界和社会生活这一事实,由此忽略普通高中教育的工具价值。当工具价值被忽略的时候,其内在价值必然陷入抽象与虚妄,最终难以实现。

怎样理解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即一物对于自身之价值、基于内在标准判断之价值。内在价值表征事物的独特性。正因有了内在价值,一物才能与他物区别、才能存在。如《中庸》所言,为物不二、生物不测,天之道也。内在价值只能欣赏、不能比较,亦称“欣赏性价值”。工具价值是针对具体情境需要而比较得出的,亦称“比较价值”。这样看来,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内在价值是其在我国所有阶段、所有类型教育中的独特之处。

这种独特价值至少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为了每一个高中生的个性发展。每一个人15~18岁的高中年龄阶段只能经历一次。普通高中教育既要尊重高中年龄阶段学生文化的独特性,又要尊重每一个高中生的个性差异,立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特长,让每一个高中生度过幸福、难忘而富有创造性的高中生活。第二,为了每一个高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从事健康、快乐和富有创造性的专业生活是每一个高中教师的内在需求。当几百万高中教师沦为高考工具的时候,不只是教师的悲剧,而且是广大学生和整个民族的悲剧。普通高中教育理应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风格的不断成长。

因此,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高级

如何理解这种毕业生升入大学者越多、高中教育性质越类似于义务教育的现象?第一,当教育民主成为所有教育的共同追求和基本精神的时候,普通高中教育的“精英主义”性质就不复存在;第二,普通高中教育的工具价值与其内在价值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是有机统一、相得益彰的。质言之,普通高中教育要想更好地实现其工具价值,还必须坚守其内在价值,即基础教育性质。

二、普通高中教育的内在价值在当前关于普通高中的性质与定位的讨论中,“基础教育说”是另一种代表性观点。在理论界的讨论中,有学者提出“高中:基

阶段、最后阶段。其根本使命是促进每一个高中生的个性发展和每一个高中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是对普通高中教育内在价值的基本概括。

关于“基础+选择”的普通高中教育定位说,尚需补充以下两点。一是只有将普通高中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其工具价值结合起来的时候,才能将之与同属“基础”范畴的义务教育区别开来。尽管义务教育也需要关注高等教育、职业世界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并与之建立内在联系,但是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义务教育不直接承担为接受高等教育、进入职业世界和社会生活做准备的职能,是纯粹的普通教育、自由教育。二是崇尚“选择”是一切以培养自由、民主个性为宗旨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根本特征。与义务教育阶段相比,高中生的“选择”需要和机会确实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然而,义务教育并不意味着整齐划一和剥夺学生的选择权利。从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经验来看,早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从国家政策层面保障了学生选择权利的实现和选择能力的培养。比如,被誉为“创造了世界教育奇迹”的芬兰,从20世纪70年代起,教育指导和咨询就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的有机构成。芬兰当前的教育法规规定,所有初中学生每周都有2课时的教育指导与咨询课,帮助学生在初中毕业后能在以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为主体的所有学

[8]我国由于校中做出明智选择与决策。“中

三、普通高中教育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关系普通高中教育应该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彼此间动态转化、融为一体。

首先,普通高中教育必须结构灵活、类型多样、功能完备,不断提高其对高等教育、职业世界和社会生活的适应性,切实担负起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当前,我国正快速迈进信息时代,社会不仅急剧变革,而且日益复杂。根据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新特点、新需求,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根本转型,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的任务。唯有如此,其内在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发展学生的自由个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理想才能成为现实。否则,普通高中教育的内在价值、根本使命就会流于抽象和虚妄。总之,工具价值是内在价值实现的条件。

其次,普通高中教育必须立足于高中生的当下生活需要,既尊重朝气蓬勃的青年文化的特性,又尊重每一个高中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为学生提供尝试自己梦想的机会、做出人生规划和选择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幸福而富有创造性的高中生活。教育即生活,而不仅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唯有如此,普通高中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工具价值,否则,工具价值就会蜕变为“工具主义”,为升学做准备就会蜕变为“应试教育”。形形色色的“等级主义”、“精英主义”、“功利主义”就会粉墨登场,异化学生的高中生活和自由个性,扭曲教师的专业生活和自主权。因此,内在价值是工具价值发挥的前提。

再次,普通高中教育应该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相互转化、动态生成。创造健康、快乐而富有创造性的高中生活,让每一个高中生的个性获得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是普通高中教育担负社会责任、实现工具价值的切实过

考”制度的存在,成绩高者进入普通高中,成绩低者被划入职业高中,然后再根据学生成绩高低进一步划分“重点高中”与“一般高中”,初中生的选择权利由此被剥夺。这是需要改革的迫在眉睫的问题,而不应将之默许为义务教育的应然状态。因此,“选择”作为一种学习权利、教育目的和课程内容,与其说是普通高中教育与义务教育的区别,不如说是所有教育的共同追求。

笔耕文化传播(http://www.bigengculture.com)包含总结汇报、IT计算机、办公文档、文档下载、专业文献、计划方案、人文社科、应用文书、教程攻略、外语学习、经管营销以及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与价值定位等内容。

本文共2页12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与价值定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0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90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e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