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认知负荷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9-11-09 15:18
【摘要】:在现代教育理念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以学生的理解、感知和活动为基础来设计教学。而现实中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则更多倾向于从教师教的角度入手,很少涉及到从学生认知负荷因素来考虑,对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因素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优化学习者的认知负荷是十分必要的。认知负荷理论是澳大利亚认知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John Sweller)在1988年首次提出,从其被提出就对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而认知负荷理论与高中历史学科结合运用尚有些不足,鉴于此,本论题做了些许尝试和探索,以期推动认知负荷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进一步研究。本论题以理论研究为开端,主要是对认知负荷理论内涵和理论基础、认知负荷的类型以及认知负荷的测量进行有关的介绍,并探讨认知负荷理论与高中历史学科结合,给高中历史学科带来的裨益。依托认知负荷理论,对高中历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并归纳影响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外在认知负荷因素。如教学语言、教学进度与节奏、材料的呈现方式与时机、无关的信息、教学媒体、教学方式、教学材料的复杂性、学习者的专长等因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认知负荷的管控策略。通过优化教学语言,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节奏,整合材料,消除冗余材料,优化教学媒介,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控制外在认知负荷的目的;通过简化学习材料,以有序方式呈现学习材料,激活、构建学习者图式,满足减少内在认知负荷的要求;通过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动机、培育学生特有的学习风格、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以达到增加相关认知负荷的目的,优化认知负荷。以策略为指导,进行教学实验,通过教学实验来检验认知负荷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运用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对教学效果做一定程度上的客观性评价。由数据分析表明学生的学习压力明显减低,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成绩有显著提高。可见,认知负荷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运用中产生一定的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诗怀;;认知负荷理论及其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年09期

2 吴先强;;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年10期

3 董斌;;认知负荷理论对物理教学设计的启示[J];物理教学探讨;2011年09期

4 张建波;;认知负荷理论:教学设计研究的新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11期

5 唐剑岚;周莹;;认知负荷理论及其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李志专;;认知负荷理论的解读及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9年01期

7 祁玉娟;熊才平;;认知负荷理论在多媒体软件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3期

8 林清强;黄宇星;;简析认知负荷理论及其教学应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孙志军;;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J];铜陵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潘吟松;覃翠华;;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对多媒体教学的启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映学;;论认知负荷理论视野中的课程教学设计[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奕;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许泽标;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微课件学习活动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政;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对九年级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4 陈锋娟;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微视频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彭威;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胡敬;试论多媒体在中国西班牙语课堂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7 疏金平;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教学方法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D];安徽大学;2016年

8 刘昱东;认知负荷理论指导课件设计及教法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9 阮德松;认知负荷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扬州大学;2016年

10 郭燕燕;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研究性学习网站设计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58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558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f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