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4 19:54
本文以中学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了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的模型,编制了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量表,调查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现状,提出了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提升措施。绪论和第一章,主要是对国内外相关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综述,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的概念、内涵和结构,奠定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确定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构建了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包括高绩效中学体育教师的胜任特征和共有的胜任特征。其中高绩效特征有20项,共有的胜任特征有15项。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包括科研创新能力、信息收集与学习能力、教学与组织能力、专业知识和个性特征这5个因素。最后,编制了《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调查问卷》。第三章利用自编的《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调查问卷》对我国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1、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总体水平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与组织能力、个性特征、科研创新能力、水平相对较高,而信息收集与学习能力、专业知识水平相对较低。高绩效组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水平高于一般绩效组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水平,两组差异具高度显著性。一般...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2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
图2-1高绩效中学体育教师的主要胜任特征FigureZ一1KeyComPeteneeofExe班entPerformancePE及aeherofSeeondarySehool二、中学体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
客观上,由于受到学校条件的限制或者个人所承担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负担较重,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学习。这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的努力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收集与学习能力的水平。图3—1很直观地显示了我国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水平状况,各胜任力因子高低排列顺序是教学与组织能力、个性特征、科研创新能力、信息收集与学习能力、专业知识。这也说明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校长胜任力模型研究[J]. 刘晶玉,娄成武,任嵘嵘. 现代大学教育. 2010(04)
[2]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J]. 薛琴,胡美娟. 继续教育研究. 2010(07)
[3]河南省农村中学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石展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03)
[4]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刘叶云,李雪.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0(02)
[5]福建省中学体育教师胜任特征及其现状的调查分析[J]. 张长城.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6]新农村建设中贫困地区体育教师工作现状分析[J]. 曲涛.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0)
[7]论人与组织匹配的内涵、类型与改进[J]. 张翼,樊耘,邵芳,纪晓鹏. 管理学报. 2009(10)
[8]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结构与特点[J]. 金盛华,郑建君,辛志勇. 心理学报. 2009(10)
[9]高校体育教师角色冲突研究综述[J]. 邢瑜,牛燕文. 体育文化导刊. 2009(08)
[10]苏北地区中学青年体育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 吴春. 科技信息. 2009(10)
博士论文
[1]转型期事业单位正职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D]. 李黎.华中科技大学 2008
[2]教师工作价值观及其影响效应研究[D]. 胥兴春.西南大学 2007
[3]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 宋会君.北京体育大学 2005
[4]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 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胜任特征的中学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 周大伟.河南大学 2009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的研究[D]. 薄康兰.苏州大学 2008
[3]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评价研究[D]. 季海君.苏州大学 2008
[4]大学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韩英.复旦大学 2008
[5]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的调查研究[D]. 潘高峰.华中师范大学 2008
[6]上海高中教师胜任力模型初步构建[D]. 刘立明.上海师范大学 2008
[7]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测评研究[D]. 童成寿.福建师范大学 2008
[8]广州市中学教师胜任特征初探[D]. 雷鸣.暨南大学 2007
[9]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研究[D]. 叶清.暨南大学 2007
[10]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研究[D]. 宋晓芳.华中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98298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2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
图2-1高绩效中学体育教师的主要胜任特征FigureZ一1KeyComPeteneeofExe班entPerformancePE及aeherofSeeondarySehool二、中学体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
客观上,由于受到学校条件的限制或者个人所承担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负担较重,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学习。这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的努力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收集与学习能力的水平。图3—1很直观地显示了我国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水平状况,各胜任力因子高低排列顺序是教学与组织能力、个性特征、科研创新能力、信息收集与学习能力、专业知识。这也说明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校长胜任力模型研究[J]. 刘晶玉,娄成武,任嵘嵘. 现代大学教育. 2010(04)
[2]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J]. 薛琴,胡美娟. 继续教育研究. 2010(07)
[3]河南省农村中学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石展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03)
[4]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刘叶云,李雪.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0(02)
[5]福建省中学体育教师胜任特征及其现状的调查分析[J]. 张长城.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6]新农村建设中贫困地区体育教师工作现状分析[J]. 曲涛.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0)
[7]论人与组织匹配的内涵、类型与改进[J]. 张翼,樊耘,邵芳,纪晓鹏. 管理学报. 2009(10)
[8]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结构与特点[J]. 金盛华,郑建君,辛志勇. 心理学报. 2009(10)
[9]高校体育教师角色冲突研究综述[J]. 邢瑜,牛燕文. 体育文化导刊. 2009(08)
[10]苏北地区中学青年体育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 吴春. 科技信息. 2009(10)
博士论文
[1]转型期事业单位正职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D]. 李黎.华中科技大学 2008
[2]教师工作价值观及其影响效应研究[D]. 胥兴春.西南大学 2007
[3]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 宋会君.北京体育大学 2005
[4]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 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胜任特征的中学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 周大伟.河南大学 2009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的研究[D]. 薄康兰.苏州大学 2008
[3]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评价研究[D]. 季海君.苏州大学 2008
[4]大学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韩英.复旦大学 2008
[5]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的调查研究[D]. 潘高峰.华中师范大学 2008
[6]上海高中教师胜任力模型初步构建[D]. 刘立明.上海师范大学 2008
[7]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测评研究[D]. 童成寿.福建师范大学 2008
[8]广州市中学教师胜任特征初探[D]. 雷鸣.暨南大学 2007
[9]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研究[D]. 叶清.暨南大学 2007
[10]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研究[D]. 宋晓芳.华中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98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098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