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探微 ——以《国文经纬贯通大义》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08 12:05
唐文治是清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和杰出的教育家,他既在经学、理学和训诂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也继承并实践了唐氏家族优良的教育传统。从教四十余年以来,他写下大量关于国文学习的文章和著作。本文以《国文经纬贯通大义》为经,以唐文治的学习和教育经历为纬,用文献资料考辨、史实考证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及其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启示。第一章阐述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形成的文化背景、实践背景和社会背景,从中剖析唐文治的教育思想、治学精神和人格理性,作为本论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从篇目选择、编排体例、分类标准、选文倾向四个方面来分析《国文经纬贯通大义》的编纂特点。第三章结合唐文治的阅读和写作教学实践来分析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并从教育理论的角度分析其特点。最后一章将《国文经纬贯通大义》中渗透的教育思想与语文新课标中的相关理念进行对照,分析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对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借鉴价值。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唐文治生平及唐文治对教育事业的贡献研究
二、唐文治的学术思想研究
三、回忆和纪念唐文治的文章
四、唐文治的作品选编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点与难点
一、创新点
二、难点
第一章 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形成的文化背景
一、及早施教,诗书传家
二、青年习理学,弱冠学经学
三、拜师吴汝纶,习“读文法”
第二节 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形成的实践背景
一、游历东西洋,志育“新国民”
二、躬耕于学堂,才俊辈出
第三节 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西方武力入侵,民生困苦
二、新旧纷争,文化危亡
第二章 《国文经纬贯通大义》论略
第一节 《国文经纬贯通大义》的编纂目的
一、保存国粹,捍卫正统
二、指导文法,服务士林学子
第二节 《国文经纬贯通大义》的编纂特色
一、篇目选择: 众体皆备,篇篇有法
二、编排结构: 以笔法为纲,体例完备
三、分类方法: 突破文体界限,依文章风貌分类
四、选文倾向: 情理为经,文辞为纬
第三章 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探微
第一节 唐文治的阅读观和阅读教学法
一、诗文须吟诵,独创“唐调”吟诵法
二、重视自主研修,细化读书指导方法
三、读书宜精思,注重启发诱导
四、读文重线索,以圈点求线索
第二节 唐文治的作文观和作文教学法
一、作文重训练,在实践中学会写作
二、读、写、改相结合
三、文以师为先,教师“下水”写作
第三节 唐文治国文教学法的特点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重视思维品质的提升
第四章 唐文治国文教学法的借鉴意义
第一节 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借鉴意义
一、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启示
第二节 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对中学写作教学的借鉴意义
一、中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对中学写作教学的启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唐文治“三十遍读文法”对语文教学的启示[J]. 赖国辉,赵玉霞.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8(02)
[2]无锡国专国学经典教学方法探微[J]. 田良臣,王燕芳. 高等教育研究. 2015(09)
[3]清代古文选本的编选、评点及其文学批评意义[J]. 孟伟. 北方论丛. 2015(01)
[4]论唐文治先生的国文教育思想——以《国文经纬贯通大义》为中心[J]. 苗民. 语文学刊. 2014(07)
[5]方苞“义法说”中蕴藏的写作文化思想[J]. 于晓冰.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3(05)
[6]唐调:语文吟诵教学的瑰宝——“苏派教育家唐文治”课题研究撷珍[J]. 徐忠宪,胡正访. 中学语文教学. 2013(02)
[7]唐文治古诗文诵读法的理论与实践[J]. 薛莉娅. 中国大学教学. 2012(06)
[8]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家唐文治[J]. 徐忠宪,胡正访. 江南论坛. 2011(10)
[9]唐文治的文章学理论及其贡献[J]. 李贵.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10]“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冯其庸先生访谈录[J]. 叶君远. 文艺研究. 2006(11)
博士论文
[1]钱基博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彭桂芳.华中师范大学 2011
[2]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D]. 吴湉南.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于欢.渤海大学 2018
[2]桐城派文章学理论对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启示[D]. 艾婷玉.河北师范大学 2018
[3]唐文治语文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启示[D]. 赖国辉.延边大学 2018
[4]无锡国专国学教学及其现代启示[D]. 华平.苏州大学 2017
[5]初中语文作文评改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郭京威.山西师范大学 2017
[6]无锡国专古文研究[D]. 许昊伟.安徽大学 2017
[7]钱基博的国学教育思想及实践[D]. 陈丽柯.湖南师范大学 2016
[8]“以读促写”运用于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D]. 殷晶晶.江西师范大学 2015
[9]清末民初江南地区国学教育背景下的国文教学对当代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D]. 周宁.苏州大学 2015
[10]《国文月刊》中的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 颜燕娟.云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75305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唐文治生平及唐文治对教育事业的贡献研究
二、唐文治的学术思想研究
三、回忆和纪念唐文治的文章
四、唐文治的作品选编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点与难点
一、创新点
二、难点
第一章 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形成的文化背景
一、及早施教,诗书传家
二、青年习理学,弱冠学经学
三、拜师吴汝纶,习“读文法”
第二节 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形成的实践背景
一、游历东西洋,志育“新国民”
二、躬耕于学堂,才俊辈出
第三节 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西方武力入侵,民生困苦
二、新旧纷争,文化危亡
第二章 《国文经纬贯通大义》论略
第一节 《国文经纬贯通大义》的编纂目的
一、保存国粹,捍卫正统
二、指导文法,服务士林学子
第二节 《国文经纬贯通大义》的编纂特色
一、篇目选择: 众体皆备,篇篇有法
二、编排结构: 以笔法为纲,体例完备
三、分类方法: 突破文体界限,依文章风貌分类
四、选文倾向: 情理为经,文辞为纬
第三章 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探微
第一节 唐文治的阅读观和阅读教学法
一、诗文须吟诵,独创“唐调”吟诵法
二、重视自主研修,细化读书指导方法
三、读书宜精思,注重启发诱导
四、读文重线索,以圈点求线索
第二节 唐文治的作文观和作文教学法
一、作文重训练,在实践中学会写作
二、读、写、改相结合
三、文以师为先,教师“下水”写作
第三节 唐文治国文教学法的特点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重视思维品质的提升
第四章 唐文治国文教学法的借鉴意义
第一节 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借鉴意义
一、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启示
第二节 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对中学写作教学的借鉴意义
一、中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唐文治的国文教学法对中学写作教学的启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唐文治“三十遍读文法”对语文教学的启示[J]. 赖国辉,赵玉霞.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8(02)
[2]无锡国专国学经典教学方法探微[J]. 田良臣,王燕芳. 高等教育研究. 2015(09)
[3]清代古文选本的编选、评点及其文学批评意义[J]. 孟伟. 北方论丛. 2015(01)
[4]论唐文治先生的国文教育思想——以《国文经纬贯通大义》为中心[J]. 苗民. 语文学刊. 2014(07)
[5]方苞“义法说”中蕴藏的写作文化思想[J]. 于晓冰.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3(05)
[6]唐调:语文吟诵教学的瑰宝——“苏派教育家唐文治”课题研究撷珍[J]. 徐忠宪,胡正访. 中学语文教学. 2013(02)
[7]唐文治古诗文诵读法的理论与实践[J]. 薛莉娅. 中国大学教学. 2012(06)
[8]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家唐文治[J]. 徐忠宪,胡正访. 江南论坛. 2011(10)
[9]唐文治的文章学理论及其贡献[J]. 李贵.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10]“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冯其庸先生访谈录[J]. 叶君远. 文艺研究. 2006(11)
博士论文
[1]钱基博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彭桂芳.华中师范大学 2011
[2]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D]. 吴湉南.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于欢.渤海大学 2018
[2]桐城派文章学理论对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启示[D]. 艾婷玉.河北师范大学 2018
[3]唐文治语文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启示[D]. 赖国辉.延边大学 2018
[4]无锡国专国学教学及其现代启示[D]. 华平.苏州大学 2017
[5]初中语文作文评改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郭京威.山西师范大学 2017
[6]无锡国专古文研究[D]. 许昊伟.安徽大学 2017
[7]钱基博的国学教育思想及实践[D]. 陈丽柯.湖南师范大学 2016
[8]“以读促写”运用于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D]. 殷晶晶.江西师范大学 2015
[9]清末民初江南地区国学教育背景下的国文教学对当代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D]. 周宁.苏州大学 2015
[10]《国文月刊》中的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 颜燕娟.云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75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17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