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高中古代诗歌比较阅读法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23:12

  本文关键词:高中古代诗歌比较阅读法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比较阅读法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锻炼学生思维的有效教学方法,同时它也是帮助教师整合教材与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是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法的方法与策略,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提供进行古代诗歌比较阅读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以及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对比较阅读法在诗歌教学中运用的作用与意义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比较阅读法在高中古代诗歌教学运用中的内涵与意义。为比较阅读法在诗歌教学中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比较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要求与角度。比较内容选择要遵循可比性、可行性、目标性这三大要求。本论文主要是从横向与纵向的角度进行示例。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比较阅读教学比较点设计的要求与角度。比较点设计要遵循主要合理性、启发性以及重点性这三大要求。本论文主要是从诗歌语言、诗歌表达技巧、诗歌意象以及诗歌思想感情这四部分展开。第五部分:这一部分为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法的方法与策略,也是本论文最核心的部分。在这一章主要列举了求同存异比较法、异中求同比较法、置换字词句比较法、图表表格比较法、联想探究比较法这五大比较方法。以及在比较内容选择上,笔者设计了整合课内教材,精选比较内容;拓展课外资源,优选比较内容这两大策略。在第一种策略中具体采用教材内部的整合策略;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的衔接策略;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结合策略。在第二种策略中具体采用多角度类比比较教学策略;沿波讨源比较教学策略。在比较点的设计上,可以采取归纳共性,预设比较点;精读课文,找准比较点;以学定教,定位比较点这三大策略。第六部分:主要举了两个优秀的教学设计以及对这两个教学设计进行了评述。第一个例子是从宏观的角度,即两首诗歌的比较,而第二个例子是从微观的角度即从字词句微观的层面进行比较。
【关键词】:比较阅读法 古诗教学 高中语文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33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绪论11-16
  • 一、研究的缘起11
  • 二、研究的意义11-13
  • 三、研究的目的13
  • 四、文献综述13-15
  • 五、研究的方法15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15-16
  • 第一章 比较阅读法运用概述16-20
  • 第一节 比较阅读法的概念界定16-17
  • 第二节 比较阅读法的理论依据17-18
  • 一、贾德迁移理论17
  • 二、建构主义理论17-18
  • 第三节 比较阅读法在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中应用的意义18-20
  • 一、语文教材的整合18
  • 二、鉴赏能力的提商18
  • 三、思维品质的锻炼18-20
  • 第二章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中比较内容选择的要求与角度20-27
  • 第一节 比较内容选择的要求20-21
  • 一、可比性20
  • 二、可行性20-21
  • 三、目标性21
  • 第二节 比较内容选择的角度21-27
  • 一、横向角度的比较阅读21-24
  • 二、纵向角度的比较阅读24-27
  • 第三章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中比较点设计的要求与角度27-38
  • 第一节 比较点设计的要求27-28
  • 一、合理性27
  • 二、启发性27-28
  • 三、重点性28
  • 第二节 比较点设计的角度28-38
  • 一、诗歌语言的比较28-32
  • 二、诗歌表达技巧的比较32-35
  • 三、意象之间的比较35-36
  • 四、思想感情的比较36-38
  • 第四章 高中古代诗歌比较阅读法教学的方法与策略38-60
  • 第一节 比较阅读教学的方法38-44
  • 一、同中求异比较法38-40
  • 二、异中求同比较法40-41
  • 三、置换字词句比较法41-42
  • 四、图表表格比较法42-43
  • 五、联想探究比较法43-44
  • 第二节 比较阅读教学的策略44-60
  • 一、精选比较内容的策略44-52
  • 二、设计比较点的策略52-60
  • 第五章 高中古代诗歌比较阅读法教学案例分析60-66
  • 第一节 《<一剪梅>与<虞美人>的比较阅读》教学案例述评60-62
  • 一、案例呈现60-62
  • 二、案例评述62
  • 第二节 《登高》教学案例述评62-66
  • 一、案例呈现62-64
  • 二、案例述评64-66
  • 结语66-67
  • 参考文献67-6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军;;运用比较阅读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科技风;2008年01期

2 林巧莹;;职高语文比较阅读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3 王卉娟;;浅谈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4 李茉;;诗歌比较阅读在比较什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9期

5 杨靖;;比较阅读 构建语文大厦的脊梁[J];成功(教育);2013年10期

6 骞志海,郭俊峰;浅谈比较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7 吴建勋;;浅谈新课程诗歌教学中的比较阅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8 李佩玲;;要知烂漫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谈中职语文教材的比较阅读的要领[J];成才之路;2008年03期

9 张明鱼;;试论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不容忽视性[J];文教资料;2008年04期

10 王志峰;;从《范进中举》和《孔乙己》看比较阅读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阳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突破模式化写作框子的好方法[A];贵州写作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瑞芬;比较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珂;高中古代诗歌比较阅读法教学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3 冯瑜;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4 苏慧君;论比较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董晓燕;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姚红;新课改下语文课堂的拓展与延伸[D];苏州大学;2009年

7 吴国凤;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阅读教学中的比较视野[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高中古代诗歌比较阅读法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41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8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