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考试制度的改革,高中物理在高考以及大学相关专业的学习方面至关重要,学好物理对于高中学生非常关键。然而,目前很多普通高中甚至重点高中存在很大一部分物理学困生,学困生的存在不但影响学生自身的学术发展,还影响着我们素质教育的开展。究竟哪些原因使得学生出现学习物理困难,如何帮助物理学困生改变现状是全体物理教育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近些年,国内外针对高中物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关的转化策略。但对于物理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和转化策略的的研究,会由于地区的不同、考试制度的不同、学生的能力不同而有不同的结论,所要采取的转化策略也会有所差异。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方法和策略也应随之调整,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脚步。因此对于本地区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的研究还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本文是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于学困生的形成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利用SPSS软件从统计学角度进行数据分析,问卷内容主要分为物理学科本身特点、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学校的教学环境、社会的引导五个方面。该问卷针对笔者实习学校的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对问卷问题的统计分析找到导致物理成绩不理想的原因。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物理学困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缺乏信心,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科学,教师不能顾及到全体学生、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到位等。根据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转化策略,从而帮助学生解决物理学习方面的困惑,为教师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数据。本文的结构是:第一章是绪论,包括课题的来源、课题研究目的、课题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课题概念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物理学困生的界定,巴班斯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分类理论,赫尔巴特观念心理学教学过程理论;第三章是现在的调查和结果分析;第四章是学困生成因分析;第五章是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最后一部分是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7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绪论11-15
- 一、课题的来源和研究意义11
- (一)课题的来源11
- (二) 研究意义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一)国外研究现状11-12
- (二) 国内研究综述12-14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4-15
- (一)研究内容14
- (二)研究方法14-15
- 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15-19
- 一、物理学困生的界定15
- 二、理论基础15-17
- (一)巴班斯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15
- (二)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分类理论15-16
- (三)赫尔巴特观念心理学教学过程理论16-17
- 三、高中物理学困生成因的理论分析17-19
- 第三章 高中生物理学习现状调查19-32
- 一、学生问卷19-30
- (一)编制与实施19
- (二)调查数据分析19-30
- 二、访谈法30-32
- (一)教师访谈30-31
- (二)学生访谈31-32
- 第四章 学困生成因分析32-37
- 一、物理学科特点32-33
- (一)知识特点32
- (二)教材特点32
- (三)考试形式特点32-33
-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33-34
- (一)课前预习方面33
- (二)课上听课方面33
- (三)课后复习方面33
- (四)考前复习方面33
- (五)课外辅导方面33-34
- 三、教师教学方式34-35
- (一)课前引入方面34
- (二)教学过程设计方面34-35
- 四、学校管理方面35-36
- (一)班级分配方面35
- (二)学校实验设备方面35-36
- 五、社会和家长引导方面36-37
- (一)社会方面分析36
- (二)家长引导方面36-37
- 第五章 物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37-46
- 一、教学方式的转化策略37-40
- (一)课程引入方面37-38
- (二)教学过程方面38
- (三)习题讲解方面38
- (四)作业布置方面38
- (五)初高中衔接方面38-39
- (六)多媒体使用方面39-40
- (七)分组学习方面40
- 二、学校管理方式40-43
- (一)开展讲座40-41
- (二)班级分配方面41-42
- (三)组织活动方面42
- (四)实验设备方面42-43
- 三、学习方式的转化策略43-44
- (一)课前预习方面43
- (二)课堂听课方面43
- (三)课后复习方面43
- (四)考前复习方面43-44
- 四、教学评价的转化44
- (一)考试方式的转化方面44
- (二)成绩核算方面44
- 五、家庭和社会的转化44-46
- (一)社会方面44-45
- (二)家长方面45-46
- 总结与发展46-47
- 一、总结46
- 二、发展46-47
- 参考文献47-48
- 附录48-5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0-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力,祁秀云;谈高中物理的审题方法[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2 谭洪元;高中物理学习的认知困难与化解[J];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Z1期
3 杨成全,赵静心;高中物理新教材的鲜明特色[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徐光杰;对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反思[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9期
5 吴凯;浅谈高中物理的台阶及跨越的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云云,孟昭辉;影响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现象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02期
7 高忠明,高兆宏,范中和;高中物理差生的转化策略[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涂家桢;读新编高中物理(必修)教材的体会[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S1期
9 吴敏芳;例谈“面积”概念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理知识;2003年05期
10 黄俊华;关于高中物理复习与方法[J];九江师专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军;;浅析高中物理中“黑箱”的辨识方法[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2 王争;;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衔接的一点尝试[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赖小平;;浅谈高中物理课改中渗透科学探究思想的重要性[A];第四届西部十二省(区)市物理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宝山;;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教学大纲变革的历史回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李祖华;;新课程实施中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状况的调查与启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刘家斌;李景鑫;;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思路[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汉兵;;浅析高中物理远距离输电[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8 王军茵;;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崔成男;;浅谈高中物理学习方法[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10 刘雄硕;陈锦涛;;普通高中物理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灌云县杨集中学 张长华;浅析如何学好高中物理[N];学知报;2010年
2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万胜高中 冷东霞;浅析如何学好高中物理[N];学知报;2010年
3 西青区王稳庄中学 王琴 卢永红;解决高中物理问题的五个环节[N];天津教育报;2013年
4 晴隆县第二中学 杨文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能力[N];贵州民族报;2013年
5 义龙新区龙广一中 韦康;怎样让后进生学好高中物理[N];贵州民族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全省高中物理优秀课评比暨经验交流会在溪召开[N];本溪日报;2008年
7 秦安县第二中学 康玉;如何学好高中物理[N];甘肃日报;2009年
8 九江县一中 杨清林;谈谈怎样学好高中物理[N];九江日报;2009年
9 翼城中学校 杨燕清;教师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习高中物理[N];山西科技报;2010年
10 莒县安庄中学 胡宗贤;浅谈高中物理的“难”“易”[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佳;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许静;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杜明荣;高中物理试题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王焕霞;高中物理内容标准和学业水平考试的一致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陈庆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条件和实施过程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赵逸庶;高中物理科学探究活动实施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高山;普通高中物理模块课程教学实施调查及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言坤;高中物理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薄雪玲;高中物理学业不良学生成因探析及其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小娅;数学对高中物理学习影响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4 邱建忠;高中物理网络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祝加伟;高中物理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6 单忠蕊;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电磁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黄辉;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易错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志强;高中物理计算题概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慕洪伟;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10 许美新;现行高中物理的STS教育思想研究与教学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高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42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