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4 10:43
  数学建模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它是数学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也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新课标指出,数学建模活动是高中数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聚焦于高中数学建模素养现状调查及培养对策研究。在理论层面,本文对国内外数学建模教学研究以及新课标中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综述,通过研究深入了解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并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与价值评判。在实证层面,首先对现阶段高中生从数学建模的态度、数学建模的价值、数学建模的教学三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其次,对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进行测试。调查结果表明:(1)当前高中生对数学和数学建模的学习态度比较消极,对数学建模的了解较少;(2)对数学建模的价值有一定的认可,但总体来看认可程度一般;(3)学生对于数学建模课的体验较少,大多认为数学建模对数学学习帮助不大。数学建模素养水平测试结果及学生测试题个案分析表明:高中生目前数学建模素养水平大致处于水平二,只有少部分学生达到水平三,极个别学生的解题能较好体现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在水平一、二测试题中,高三组与高一组没有差异,而在水平三测试题中高三组表... 

【文章来源】:温州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时代背景
        2.学科背景
        3.现实背景
    (二)研究问题和意义
        1.研究问题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内涵
    (二)国内外数学建模教学研究现状
三、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二)研究设计与说明
        1.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说明
        2.学生测试题的设计与说明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2.学生测试题的结果与分析
        3.学生测试题个案分析
四、提高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策略研究
    (一)常态课中融入数学建模提升学生数学建模素养
        1.课前导入中体现模型意识
        2.例题讲解中强化模型解决
        3.习题训练中巩固模型应用
    (二)数学建模专题课促进学生数学建模素养全面提升
        1.数学建模专题《停车距离》教学设计
        2.数学建模专题课案例评析
五、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生数学建模认知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水平测试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教A版高中数学新教材特色分析及使用建议[J]. 邵光华,张妍.  课程.教材.教法. 2019(12)
[2]数学建模概念的发展研究[J]. 季瑛男.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08)
[3]数学建模的思想及其应用[J]. 付灿灿.  农家参谋. 2019(15)
[4]数学建模方法融入高中数学专题课的案例分析[J]. 姜艳辉.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9(03)
[5]以函数为例谈数学知识与数学素养的有机融合[J]. 王嵘.  数学通报. 2019(05)
[6]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函数奇偶性”的教学设计及反思[J]. 陈亮.  数学之友. 2019(02)
[7]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评价工具研究[J]. 鲁小莉,程靖,徐斌艳,王鸯雨.  课程.教材.教法. 2019(02)
[8]从“登峰杯”谈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J]. 韩耀辉.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12)
[9]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特征及其体系构建的思考[J]. 陈小琴.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22)
[10]数学建模的内涵与意义[J]. 蔡金法,刘启蒙.  小学数学教师. 2018(11)

硕士论文
[1]数学建模思想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翟立英.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
[2]高中生数学建模水平的现状研究[D]. 王晓慧.青岛大学 2017
[3]数学建模思想在高中函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丹.陕西师范大学 2016
[4]上海高一学生三角函数学习的SOLO水平调查研究[D]. 余玚.华东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55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455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a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