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训发挥训育功能的机制
发布时间:2024-02-20 18:52
本文的论述逻辑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历史上的校训何以演变为今天的样子,二是校训所内含的理念如何转化为实践。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研究过程做了描述。认为研究者对校训研究偏重于大学,对中小学校训的研究较少;偏重对校训形式及内容的研究,对校训功能的研究较少。第二、三章采用比较的方法。从历史的角度梳理校训发展的过程,即校训的形式和思想的来源以及校训名称的产生。通过分析校训的内容和形式,揭示了校训的演变与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立足于当代背景,提出无论在学校转型、规范办学还是文化治校的背景下,校训都有新的意义。同时,从文化的视域下,对校训进行再理解。第四、五章则系统地阐述校训及学校理念体系的构建与重述,以及以校训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如何渗透在学校之中,成为规范。第四章说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校,应根据学校面对不同的机遇和挑战,采取不同的路径对校训价值进行构建或重述。第五章通过案例分析,阐述校训所内含的价值如何转化和渗透到学校的制度、课程、仪式庆典、物质环境等诸多方面。归纳出校训发挥训育或教育功能的主要机制和次要机制。结论部分反思了不同角色,即校长、教师、学生在校训发挥教育功能的过程中的角...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一) 对中小学校训的研究
(二) 对校训功能的研究
(三) 校训如何发挥功能的研究
(四) 概念界说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第二章 校训的起源与演变
一、校训的起源
(一) 校训的形式之源
(二) 校训的思想之源
(三) 校训的产生
二、校训的演变
(一) 传统文化为主:建国前的校训
(二) 政治激励:建国后改革开放前的校训
(三) "百花齐放":改革开放后的校训
三、教育发展与校训演变
(一) 教育发展与校训形式变化
(二) 教育发展与校训内容变化
第三章 学校理念体系的构成和意义
一、学校理念体系的构成
(一) 校训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关系
(二) 校训与"三风"的关系
二、重申中小学校训的意义
(一) 文化核心之作用
(二) 规范办学的述求
(三) 学校整体转型的抓手
三、文化视域下对校训的再理解
(一) 基本假设、价值、人工层面:校训的层次
(二) 校训价值:校训发挥教育功能的核心
第四章 返本与开新:校训价值的构建与重述
一、校训价值的构建
(一) 以凝聚力量为目的构建校训:以佛山市第三中学为例
(二) 以推陈出新为目的构建校训:以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为例
二、校训价值的重述
(一) 结合时代需求与教育理念变革进行重述:以上海市明强小学为例
三、校训建构和重述的机制
(一) 协商机制
(二) 宣传机制
第五章 内生与外展:校训价值的转化
一、以校训为核心的制度建设
(一) 校训在塑造学校制度文化中的作用
(二) 明强校训与制度建设
二、以校训为核心设计仪式庆典
(一) 仪式庆典的意义
(二) 明强小学依据校训价值设计仪式庆典的实践
三、以校训为核心的物质文化设计
(一) 校训对物质文化塑造的作用
(二) 依据校训进行物质文化设计的实践
四、校训价值转化的机制
(一) 前提与标的:校训价值的认同
(二) 校训价值转化的主要机制:有意识的角色示范、讲授以及指导
(三) 校训价值转化的次要机制:人工层面的表达与强化
结语
一、不同角色在校训发挥教育功能中的作用
二、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部分中小学校训
附录二 访谈提纲
致谢
本文编号:3904413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一) 对中小学校训的研究
(二) 对校训功能的研究
(三) 校训如何发挥功能的研究
(四) 概念界说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第二章 校训的起源与演变
一、校训的起源
(一) 校训的形式之源
(二) 校训的思想之源
(三) 校训的产生
二、校训的演变
(一) 传统文化为主:建国前的校训
(二) 政治激励:建国后改革开放前的校训
(三) "百花齐放":改革开放后的校训
三、教育发展与校训演变
(一) 教育发展与校训形式变化
(二) 教育发展与校训内容变化
第三章 学校理念体系的构成和意义
一、学校理念体系的构成
(一) 校训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关系
(二) 校训与"三风"的关系
二、重申中小学校训的意义
(一) 文化核心之作用
(二) 规范办学的述求
(三) 学校整体转型的抓手
三、文化视域下对校训的再理解
(一) 基本假设、价值、人工层面:校训的层次
(二) 校训价值:校训发挥教育功能的核心
第四章 返本与开新:校训价值的构建与重述
一、校训价值的构建
(一) 以凝聚力量为目的构建校训:以佛山市第三中学为例
(二) 以推陈出新为目的构建校训:以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为例
二、校训价值的重述
(一) 结合时代需求与教育理念变革进行重述:以上海市明强小学为例
三、校训建构和重述的机制
(一) 协商机制
(二) 宣传机制
第五章 内生与外展:校训价值的转化
一、以校训为核心的制度建设
(一) 校训在塑造学校制度文化中的作用
(二) 明强校训与制度建设
二、以校训为核心设计仪式庆典
(一) 仪式庆典的意义
(二) 明强小学依据校训价值设计仪式庆典的实践
三、以校训为核心的物质文化设计
(一) 校训对物质文化塑造的作用
(二) 依据校训进行物质文化设计的实践
四、校训价值转化的机制
(一) 前提与标的:校训价值的认同
(二) 校训价值转化的主要机制:有意识的角色示范、讲授以及指导
(三) 校训价值转化的次要机制:人工层面的表达与强化
结语
一、不同角色在校训发挥教育功能中的作用
二、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部分中小学校训
附录二 访谈提纲
致谢
本文编号:3904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904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