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关于“转变学习方式”的认识误区及其超越——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理论立场

发布时间:2017-05-27 15:11

  本文关键词:关于“转变学习方式”的认识误区及其超越——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理论立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关于"转变学习方式"存在着三大认识误区。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学习方式的本质是学习的具体发生机制和整体的现实形态,而"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质,在普遍的意义上,是学习是否真实发生、意义是否真实生成的问题;在特殊的意义上,则是学习方式与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主体的符合度与适切性问题。鉴于此,面向未来的当代学校学习,以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基于并超越对象性、单向度的以知识内容为主的学习,协调和融通学习的多种领域类型和多维目标层次,走向反思批判、方式多元的整体主义学习,是更加合理的现实选择。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转变学习方式 生成论教学哲学 学习素养 可持续发展 整体主义学习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外教学哲学思想的诠释整合与本土理论建构”(15YJA880101)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632.0
【正文快照】: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推进基础教育课革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仅从程改革深化发展的核心目标和新的着力方向。学生改革主体之一的教师来说,不少教师对课改所提倡核心素养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通过学习才能得以实的“转变学习方式”,在理解和把握上就存在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洪建;栾新蕾;王洲林;;学习方式研究10年:回顾与展望[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2 班翠莲;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J];山西教育(教育教学版);2005年03期

3 洪娟;;让问题成为教与学的纽带[J];考试周刊;2007年12期

4 王金霞;;高中生历史学习方式分析[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04期

5 胡义华;;学习方式的“传统”与“现代”[J];新课程(综合版);2010年07期

6 谢文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尝试[J];知识窗(教师版);2011年04期

7 席瑞起;;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中学时代;2012年16期

8 孔企平;论学习方式的转变[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8期

9 李丽芳;研究性学习——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年08期

10 袁承印;几种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J];语文建设;200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桂玲;;浅谈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2 张丽秋;;学习方式与学生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3 王增科;;谈新课程背景下学习方式的转变[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李慧欣;;三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5 汪红艳;;从“同题异构”中探究优化学习方式的策略[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蔡志新;;提倡自主性学习方式[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7 蔡志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8 傅洪喜;;化学教学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冯霞;;新课改下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10 罗君香;;师生如何实现互动——浅谈学习方式的转变[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秉县第一中学 龙朝东;浅谈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N];贵州民族报;2010年

2 孟州市职业中专 侯月芬;谈物理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N];学知报;2010年

3 黔西县林泉农职中学 李嗣禄;浅析数学教学中学习方式的转变[N];贵州民族报;2011年

4 钦国强;高中生历史学习方式分析[N];中国教师报;2005年

5 兖州市第二十中学 郭玉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N];济宁日报;2011年

6 城区二十四校 曹建秀;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之我见[N];大同日报;2008年

7 方城二郎庙一初中 郝振平;探索“新课程”中新的学习方式[N];学知报;2010年

8 济源五中 程中林;解析新教材,改善学习方式[N];学知报;2010年

9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泰安学校 向健;从改变教学方式开始,促进学生成才[N];学知报;2010年

10 孙胜波 牛红晓;对新课改的错误理解[N];中国教师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冰;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熙莉;信息化条件下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方法变革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赵毅;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对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方式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4 徐晨静;新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延安大学;2016年

5 黄青;初中思想品德课三种学习方式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付敏;初中生地理学习方式调查与优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7 张婧;在高中英语学习中优秀生与困难生学习方式的比较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8 张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生学习方式改革与发展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饶维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燕;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转变学习方式”的认识误区及其超越——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理论立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400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3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