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哲学观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6-02 18:19

  本文关键词: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哲学观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对原有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的彻底变革,但这种变革不应止于课程标准、目标、结构的变革,而应真正落实到课程理念的革新,特别是教师课程哲学观的转变,它作为一种缄默知识,左右着教师的思维范式与教学行为,影响到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当前教师的课程哲学观存在着诸多偏差,如"知识主义"占绝对权威,课程哲学观的封闭性和从众性等。因此,教师亟须走向更具人文主义、更为开放和更具独立性的课程哲学观。
【作者单位】: 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课程哲学观 偏差
【分类号】:G635.1
【正文快照】: 新课程以知识经济为时代背景,它所思考的是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合格公民。素质教育毫无疑问变成了新课程应有的题中之义,也是一个重点命题。爱因斯坦曾说:“素质是我们忘掉学校所学知识后剩下的东西。”[1]更准确地说,真正的教育、真正的课程能够赋予学生伴随其生命远行的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宣;;新课程改革之我见[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01期

2 张玉昆,项剑峰,姚连根;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学教育;2003年11期

3 尹弘飚,李子建,靳玉乐;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同感的个案分析——来自重庆市北碚实验区两所学校的调查报告[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4 李燕清;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5 洪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谈新课程改革的尝试[J];江南论坛;2003年05期

6 张靖华;区域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年12期

7 岳淑珍;新课程改革中的几个问题[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潘秀玲;;让新课程改革充满人文的气息[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09期

9 蒋建华;让新课程改革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契机[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3期

10 钟高波;走出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误区[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江;;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素质初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郭红霞;;西部三省六贫困县农村小学新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唐永惠;;关于盘县一中实施新课程改革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4 王克荣;;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和做法[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5 郭凤娟;;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应注重一个“活”字[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曹园平;;继承与创新并重,践行新课程改革[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7 郭真红;;论新课程改革中农村教师的思想误区[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8 汪际;;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研制度建设研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9 阳勇华;;“体验”与“生成”——让课堂回归本真——也谈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10 石芳香;;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物理[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枣庄市第二中学 梁化中邋孟韶峰;要找准美术新课程改革阻力的突破口[N];美术报;2007年

2 洪云 王桃兴;楚雄市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N];楚雄日报(汉);2010年

3 记者 李君;我市召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会议[N];拉萨晚报;2010年

4 通讯员 宋亚武 胡滨;蕲春实小获“全国新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称号[N];黄冈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何丽媚 特约通讯员 严志均;我市新课程改革进展顺利[N];韶关日报;2005年

6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广西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 蒋士会 覃伟合;民族地区新课程改革的哲学思考[N];广西日报;2011年

7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龙园中学 雒会龙;以学分制“倒逼”新课程改革[N];中国教师报;2014年

8 高 原;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什么[N];大众科技报;2004年

9 张莹贤;对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思考[N];甘肃日报;2004年

10 文应发;新课程改革更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N];四川科技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万伟;亦续亦断[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泽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切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双美;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适应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毛颖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冬;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史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蒋学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争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许多;新课程改革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6 喻钰淇;新课程改革批评之反思[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祖拉·祖马斯;物理新课程改革在布尔津县高中的实施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耀元;安徽新课程中考历史试题研究(2004-2014年)[D];扬州大学;2015年

9 杨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方式的演进[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10 李娜;韩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哲学观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61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4161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0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