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项武义《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实验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9 01:10

  本文关键词:项武义《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实验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籍华人项武义教授,男,1937年2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县(现温州乐清市)智仁乡上岙村(现大台门村),著名的数学家、几何学家、数学教育家。本研究较系统的总结了项武义对我国数学教育作出的贡献,并对其策划的《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内容编排和实验教学实施两方面进行回顾和分析,反应了当时使用《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情况,还原了80年代的一部分中学数学教育史的情况,以期它对现行的数学教育的启示和借鉴。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项武义的生平。对项武义的家庭和个人的介绍、项武义参与的国内数学教育活动的情况、项武义的书籍著作以及项武义的数学教育思想等方面作了简单的介绍。第三章,《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教材分析。在教材的编写中,以“精简实用、返璞归真”为选材原则,以“顺理成章、深入浅出”为教材内容的处理方式,尽量为我国的中学生提供“内容现代化”的教材。本章通过对《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方面的分析以及适当的将其与当时的统编教材相比较,得出《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内容的选取和处理是合理的,是符合历史发展的程序和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的。第四章,《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教学实验分析。在教材教学实验实施的过程中,项武义经常回国指导参与实验的教师、学者,指点实验工作中的细节问题。通过整理有关文献和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参与实验教学的教师们在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等方面成长迅速,实验班学生各项成绩优异,实验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起初的“出教材、出人才、出经验”的目的,推动了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项武义 中学数学教育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 教学实验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11-14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4-15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8
  • 1.4 研究思路18-19
  • 1.5 研究方法19-20
  • 1.6 创新之处20-21
  • 第2章 项武义教授参与的国内教研活动简介21-35
  • 2.1 项武义教授的成长经历21-24
  • 2.1.1 项家介绍21-22
  • 2.1.2 项武义教授的个人情况22-24
  • 2.2 项武义教授参与的国内数学教育活动24-27
  • 2.2.1 开展《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编写及实验工作24-25
  • 2.2.2 设立“苏步青数学教育奖”25
  • 2.2.3 积极参与基础数学教育学术工作25-27
  • 2.3 项武义教授的书籍著作及其数学教育思想27-35
  • 2.3.1 项武义教授的书籍著作27-30
  • 2.3.2 项武义教授的数学教育思想30-35
  • 第3章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教材研究35-55
  • 3.1 《实验教材》出版背景35-38
  • 3.2 《实验教材》内容分析38-51
  • 3.2.1 教材指导思想38-39
  • 3.2.2 教材知识体系39-43
  • 3.2.3 教材编排特点43-47
  • 3.2.4 教材习题设置47-51
  • 3.3 《实验教材》特点分析51-55
  • 3.3.1 从图文和版面设计来看51
  • 3.3.2 从编写结构来看51-52
  • 3.3.3 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看52-53
  • 3.3.4 从教科书涉及的知识点来看53
  • 3.3.5 从例题、习题的设置上来看53-55
  • 第4章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教学实验分析55-72
  • 4.1 实验背景55-56
  • 4.2 实验班学生考试成绩优异56-61
  • 4.2.1 甘肃武威一中56-59
  • 4.2.2 南昌市湾里一中59-61
  • 4.3《实验教材》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61-64
  • 4.4《实验教材》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64-67
  • 4.5 有利于初、高中的内容衔接,减轻学生数学学习负担67-68
  • 4.6 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师资队伍68-72
  • 第5章 结语72-76
  • 参考文献76-80
  • 致谢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中平,王晓辉;什么是数学实验[J];高等理科教育;2001年02期

2 何铭;杨振华;邱中华;孔告化;许立炜;胡国雷;唐加山;;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开设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课[J];中国电子教育;2001年01期

3 贾积身,盛兴文;高工专《数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4 王正东;开设数学实验,促进教学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6期

5 黎培兴,李彩霞;创造契机与激发数学实验的能量[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年06期

6 田应福;浅议数学实验[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2期

7 黄毅蓉;开设数学实验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数学教改之趋势[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陈晓瑛,龚日朝,刘玫星;对数学实验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陈晓瑛,龚日朝;国内外数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展望[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10 王积建;在高职院校开设“数学实验”选修课的设想[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铭;杨振华;邱中华;孔告化;许立炜;胡国雷;唐加山;;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开设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课[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何铭;杨振华;邱中华;孔告化;许立炜;胡国雷;唐加山;;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课[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3 杨明武;吴永强;;浅谈数学实验活动的有效性[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4 李春梅;;例说数学实验教学[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任永泰;;关于高等农业院校经济应用数学课程开设实验课的认识[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宋明娟;;高等数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丰城市小港中学 周忠华;开展数学实验要遵循四个原则[N];宜春日报;2007年

2 惠州市龙门县实验学校 梁艳芬;数学教学呼唤数学实验[N];学知报;2011年

3 锦屏县民族中学 姚白羽;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N];贵州民族报;2010年

4 铜川市耀州区寺沟中学 任春妮;浅谈“验证式”数学实验的设计[N];学知报;2011年

5 ;整合课拒绝花哨的技术应用[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平小建;在五年制高师开展数学实验的探索[D];苏州大学;2008年

2 施俊英;高职院校数学实验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舒亚非;数学实验的历史考察与理论研究[D];广州大学;2006年

4 陈晓瑛;高等院校数学实验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伟;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文隽;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许晶;数学实验与素质教育[D];吉林大学;2014年

8 覃士红;Z+Z超级画板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单娟;中职数学实验中运用超级画板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孙志莉;基于几何画板的高中数学实验应用探索[D];河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项武义《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实验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5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495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b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