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课程中光的本质模型的学习进阶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学物理课程中光的本质模型的学习进阶研究
【摘要】:近年来,模型作为科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表征形式,逐渐得到科学教育研究领域的认可。“学习进阶”研究对于不同阶段课程的衔接、教师的教学指导、学生个体的学习、课程评价等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对光学发展历史的梳理,将人类对“光的本质”模型的认识划分为光线模型、粒子模型、波动模型和波粒二象性四个基本模型。本研究在借鉴Neumann等人构建的复杂度二维能量进阶假设模型基础上,对初、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及已有关于学生光学概念理解现状研究的分析,构建中学物理课程光的本质模型学习进阶框架。本研究在进阶框架基础上,设计学生光的本质模型测试问卷,通过对湖北省荆州市4所初中、3所高中和一所大学的953名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Rasch模型定量分析被试者能力表现和题目难度值,其中本研究测试的样本信度为0.78,题目信度为0.99,测试信度值良好,与本研究的要求匹配度较高;怀特图上题目的难度按照各个分类模型的不同层级呈正态分布;箱图上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能力值逐渐增大,说明学生的知识范围随着年级的不同在逐渐增长,对概念、规律的理解更加准确规范,有效验证了光的本质模型学习进阶框架。但是10、11年级到12年级以上变化不明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光学部分在高中阶段作为选修内容,未得到高中教师和学生的重视。(2)质性分析表明,学生对光线模型的理解最为深刻,但却存在光是可以弯曲;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原先的前进方向等错误概念,利用事实经验解题的情况居多;对其他三个模型的理解水平大都停留在映射、关联层级,尤其是8年级学生运用事实经验解题的占绝大部分,9-11年级的大部分学生也只能达到把握事实经验的本质特征、建立定量联系,极少数能达到概念和整合层级;13年级的学生大部分能运用科学概念、规律解题,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光的本质 模型 学习进阶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2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的意义10-11
- 1.3 研究内容11-12
- 第2章 文献综述12-21
- 2.1 关于模型的研究综述12-13
- 2.2 关于学习进阶的研究综述13-16
- 2.3 关于光的本质的相关研究综述16-21
- 第3章 研究设计21-24
- 3.1 概念界定21
- 3.2 物理光学模型的界定21
- 3.3 研究问题与思路21-22
- 3.4 研究方法22-24
- 第4章 光的本质模型进阶框架的建构24-37
- 4.1 对已有观点和理论的解析24-25
- 4.2 光的本质模型进阶框架理论研究25-28
- 4.3 光的本质模型的进阶框架的建构28-37
- 第5章 测试量表的开发与设计37-45
- 5.1 测试工具的编制37-39
- 5.2 设计链接题用于研究学生光的本质模型的进阶发展39-41
- 5.3 测试对象的选取41
- 5.4 测试题与评分标准示例41-45
- 第6章 光的本质模型进阶框架的实证研究45-59
- 6.1 应用Rasch模型对测试题整体分析45-48
- 6.2 进阶框架的有效性检验48-50
- 6.3 定性分析学生对光的本质模型的理解情况50-59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59-61
- 7.1 研究结论59
- 7.2 建议59
- 7.3 反思与不足59-60
- 7.4 研究展望60-61
- 致谢61-62
- 参考文献62-65
- 附录165
- 附录265-73
- 附录373-75
- 附录475-79
- 附录579-84
- 附录684-86
- 个人简介86-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宏杰,门云阁,徐克平;以模型为素质平台,打破知识教育的格式化[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志勇;李红燕;;一种MVC架构中的数据组织方法[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单黎君;图形化模型的一致性检查[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李响烁;PLM开发实施进程与集成产品元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江涛;特定领域元建模语言的形式化及其模型一致性验证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4 薛斌党;嵌入式隐Markov模型和神经网络人脸识别[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张楚贤;基于元模型的工程系统仿真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秦飞巍;基于语义的异构三维CAD模型检索[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青;中学物理课程中光的本质模型的学习进阶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2 张媛;基于有线电视宽带网的电子商务模型中心平台模型层的研究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3 田刚;基于元模型的PIM到PSM转换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4 宋亮亮;基于模型的软件工具链的设计与实现[D];汕头大学;2009年
5 李明宇;UML模型一致性检测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张芳;面向电子商务的Web应用元模型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7 陈曦;可视化建模工具中模型一致性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耿同成;一种基于MOF的模型可执行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8年
9 余东亮;基于模型的云应用动态管理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10 骆文亮;油气供给模型方法研究与软件实现[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56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65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