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开发

发布时间:2017-08-18 14:07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开发


  更多相关文章: 校本课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小学 文化素养


【摘要】:新课改明确要求基础教育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以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提供了良好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且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一定的教育功能,应是中小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重要元素。探讨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开发无疑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校本课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小学 文化素养
【基金】: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河南沈丘回族文狮舞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2015BJY004)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学生档案袋评价在高校民族预科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MA140212)
【分类号】:G632.3;G122
【正文快照】: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起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校本课程的相关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人们极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视角研究校本课程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价值衡量之后的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文化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之我见[J];黄河之声;2010年11期

2 温泉;;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及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3 郭夕国;体育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几个问题[J];体育师友;2005年03期

4 薄祥亮;;校本课程,教师成长和进步的阶梯[J];青年文学家;2009年17期

5 杨明;;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概念探析[J];语文学刊;2012年01期

6 楼兰萍;关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7 张吾龙,周惠娟,胡德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蒋士会,陈朝晖;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概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何艳艳;;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与方法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0年08期

10 胡大勇;;我国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浅析[J];文学教育(中);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建辉;;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带来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2 罗桂生;;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校长素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吴明辉;;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角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贺亚丽;张瑞瑶;;校本课程开发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5 袁才方;;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范式的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姜绍强;;山区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7 郑卫中;;试论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8 吕晓燕;;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和方法——例析课时校本课程“食品保存巧方法”的开发[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李保平;;2013年全国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现场会暨全国第三届小学和谐杯“我的模式我的课”高效教学模式博览会在河南济源邵原实小成功举行[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10 贺亚丽;张瑞瑶;;上海师大附中附属龙华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期研究第一轮研究与实践工作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 崔允o7;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共识[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郭颖新;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N];四平日报;2007年

3 广东教育学院科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胡继飞;找寻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则与范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王斌华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系教授;厘清校本课程开发的六大误解[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单江新;浅谈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发展[N];伊犁日报(汉);2010年

6 拉萨市实验小学老师 阿旺曲珍;浅论校本课程开发[N];西藏日报(汉);2011年

7 吴刚平;背景:关于校本课程开发[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部主任 张們;校本课程开发三问[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张鹤银;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N];中国教师报;2005年

10 记者 王秀娟;城关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有声有色[N];铜川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正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金华;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景怡光;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长虹;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运明;试论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建龙;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评析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金芳;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立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波;昆明市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许黄裳;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路明;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94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694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4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