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形式逻辑视野下的法律论证评价标准
本文关键词:非形式逻辑视野下的法律论证评价标准 出处:《社会科学》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非形式逻辑对论证的评价标准由"正确性"转向了"可接受性",一个好的论证是能理性地说服他人接受结论的论证。法律论证和一般的非形式论证存在诸多共同特点。法律论证的可接受性是对法律论证的整体评价,通常应考虑大前提的选择与确定是否恰当、案件事实的认定是否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论证是否符合法律程序规则等因素。在非形式逻辑论证评价理论的基础上,构成法律论证可接受性的评价标准为相干性、充分性、前提的可接受性。
[Abstract]: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non formal logic has turned from "correctness" to "acceptability", and a good argument is the argument that can rationally persuade others to accept conclusions. There are many common features in legal argumentation and general non formal argument. The acceptability of legal argumentation is the overall evaluation of legal argumentation. Usually, we should consider whether the sele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premise is appropriate, whether the facts of the case are fully supported by evidence and whether the proces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ules of legal procedure. On the basis of the evaluation theory of non formal logic argument,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he acceptability of legal argumentation are coherence, sufficiency and acceptability of the premise.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法律论证逻辑研究——面向‘法治中国’建设的整合性和应用型研究”(项目编号:15AZX01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0-051
【正文快照】: 一、论证评价标准的转变论证的评价或评估是非形式逻辑理论研究的重要关注对象,在构建完一个论证后,我们需要评估它是不是一个好的论证。经典逻辑强调论证的有效性,非形式逻辑则突出前提真、推理正确及结论被认可,强调“可接受性”。可接受性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从论证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洪义;试论法律论证的源流与旨趣[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陈金钊;法律论证的理论探寻[J];东岳论丛;2005年01期
3 雷磊;;法律论证的问题与立场——从《法律论证原理》一书切入[J];政法论坛;2007年02期
4 贾敬华;;法律论证的效能:排除专断而非达成共识[J];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06期
5 戚金霞;张学立;;试论法律论证的充分性[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张美玲;;试析法律论证的含义界定[J];改革与开放;2009年12期
7 张静焕;;法律论证的性质和规则——司法的能动性及其限度[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魏胜强;;法律论证的意义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黄金华;;法律论证的层次论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宾凯;;社会系统论对法律论证的二阶观察[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晓彬;;浅谈法律论证[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2 潘文爵;;法律为什么要论证——试论法律论证的可能[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3 Douglas N.Walton;唐凌云;;非形式逻辑方法和法律论证[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熊明辉;;法律论证及其评价[A];逻辑与认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郭志强;;论法律论证(摘要)[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胡建萍;;疑难案件中的法律论证[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继成;;法律论证的四个基本前提[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熊明辉;;从法律论证到诉讼论证——谈谈法律论证逻辑研究对象的转变[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晓;王s,
本文编号:1344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344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