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救亡叙事”中的新法家法治意识形态及其问题
本文关键词:近代“救亡叙事”中的新法家法治意识形态及其问题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救亡叙事 新法家 意识形态 矛盾现代性 法治中国
【摘要】:作为近代中国重要社会思想学说之一的新法家"生物史观",其应民族危亡的"新战国"历史情势而生,主张以国家主义的新法治主义济世救亡、建设民族国家,切实发挥了一定历史作用。但从"救亡—革命叙事"范式看,其改良主义理论设计难以适应近代中国"矛盾现代性"的内在逻辑;同时它在法律意识形态建构方面缺陷凸显,无法提供科学完善的政治纲领、价值基础、社会理想、行为准则、社会秩序图景和实践路线,不能起到组织、动员民众的现实功能,这是其很快衰落并最终湮没无闻的根本原因。但其承袭和弘扬的法治主义、改革为先和面向未来积极筹划的精神,是建设"法治中国"重要智识资源,这是其学说重获重要性并再度被不断诠释的历史因缘。
[Abstract]:As the new legalist "important theory of social thought of modern Chinese biological history" and the nation "new historical situation and the Warring States", advocated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to salvation, to serve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doctrine, and play a certain role in history. But from the "national salvation revolution" narrative paradigm, the reformist design theory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inherent logic of modern China contradiction of "Modernity"; while it is in the legal ideology construction defects prominent, unable to provide political program, improve the scientific value foundation, social ideal, behavior criterion, social order view and practice line, not to organize and mobilize the practical function of the people, this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its decline and eventually soon forgotten. But the spirit of rule by law, reform first and future oriented planning is the important intellectual resource for building "rule of law China". This is the historical reason why its theory has regained importance and has been repeatedly interpreted.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9.2
【正文快照】: 古老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并非源自于内发的动力,而是被一系列不期而遇的历史事件强制拖入其中的,这种历史发展的被动性,必然会深刻地塑造中华民族独特的近代发展路线和民族心理,也会深深地影响到当今中国法治建设的模式和目标。为什么我们会把“民族复兴”视为“中国梦”的核心内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海晴;;浅议司马迁与口述历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年02期
2 张作成;;从“同一”到“差异”:柯林武德与西方历史哲学的认识论转型[J];社科纵横;2015年04期
3 艾俊树;;“重演历史”的前提依据——柯林武德“先验想象”理论辨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10期
4 刘雄伟;;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学[J];学习与探索;2015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伟;历史证据[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远;从“类的重叠”和“形式的等级”论柯林武德的哲学观[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司开林;;和谐社会的法治意识审视[J];枣庄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姜素红;;法治意识的培养与强化[J];湖湘论坛;2006年03期
3 凌振路;李兰平;;树立民主法治意识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J];发展;2009年04期
4 王永明;李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治意识现状及原因探析[J];学术交流;2010年01期
5 孟书广;张迪;;公民法治意识形成的机制及启示[J];人民论坛;2012年36期
6 吴雪珍 ,吴胜如;浅论历史文化对我国社会法治意识的影响[J];江淮法治;2002年11期
7 胡照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树立6种法治意识[J];中国司法;2000年07期
8 张琼华,李春光;论民族地区的法治意识建设[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9 聂志平,傅琼;法治意识与依法行政[J];地方政府管理;2001年07期
10 肖海军;论法治意识[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军;;法治意识与依法治国[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兰英;增强法治意识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N];兰州日报;2013年
2 刘锦昊;国旗早升晚降是法治意识的体现[N];河南法制报;2014年
3 记者 周昆;强化法治意识 推进依法治理[N];雅安日报;2014年
4 天羽;增强法治意识 坚持依法办事[N];大同日报;2014年
5 记者 杨柳青;强化法治意识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N];湖南日报;2014年
6 总局副局长 周昊旬;牢固树立法治意识 推进企业依法治理[N];北大荒日报;2014年
7 邓也;会前学法有益于树立法治意识[N];四川日报;2012年
8 记者 冀天福 通讯员 杨巍;提高法治意识 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N];人民法院报;2014年
9 赵纯利 山东省青岛市司法局副局长;深入开展“法律进农村”活动 进一步提升农民法治意识[N];农民日报;2014年
10 王卫明 董瑞强;公民要有法治意识[N];江西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燕慧;转型期国民法治意识问题论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肖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3 曾利;当前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韩进华;法治意识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陈红伍;论我国现代法治意识及其培育[D];云南大学;2010年
6 何宁丽;法治意识现状之初探[D];郑州大学;2010年
7 刘鑫;中国民众法治意识强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陆长庆;当代中国公民法治意识发展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9 李晓莉;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10 张建华;村民自治进程中法治意识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45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345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