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清代前期民间借贷主体的法律规制

发布时间:2018-01-17 22:32

  本文关键词:清代前期民间借贷主体的法律规制 出处:《兰台世界》2014年1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前期 民间借贷主体 法律规制


【摘要】:1840年前的清代民间借贷尽管在执行措施上有所不足,但其中提出的借贷主体非官吏化、索债官方程序化、利率水平封顶化、典当管理法制化等理念,对我国近现代社会金融领域的法制进程影响深远。
[Abstract]:In the Qing Dynasty before 1840, although there were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asures, but the loan of the main body of non-official, debt official procedures, interest rate level capping, pawn management and other concepts. I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legal process in the field of modern society and finance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分类号】:D929;K249
【正文快照】: 一、清代前期借贷主体非常广泛,但清律对官吏放贷、汉人向少数民族居民放贷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基于清代时期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作为一个很普遍的民事行为,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民间借贷法律体系,其中借贷主体既包括有一般私人间的借贷,也包括一些正规当铺、账局、印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德风;;论利息的法律管制——兼议私法中的社会化考量[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朱荫贵;;论近代中国民间金融资本的地位和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周涛;清末民初中国银行业中的近代化因素[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李春叶;王永清;;近代中国官利制度产生与存在的原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5 兰日旭;;近代中国股份制企业“官利”制产生原因再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郑小娟;;《乾隆十六年黄炽等立阄分合同》所见徽商典当资本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郑小娟;;对明代徽州典商兴盛的新观察[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8 段向坤;严淑琴;;比较法制史视野下的中国古代金融法制——以借贷、典当和票据为例[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12年01期

9 王信;;明清与当今中国的外贸顺差之比较[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1期

10 霍存福;;敦煌吐鲁番借贷契约的抵赦条款与国家对民间债负的赦免——唐宋时期民间高利贷与国家控制的博弈[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宇燕;高程;;海外白银、初始制度条件与东方世界的停滞——关于晚明中国何以“错过”经济起飞历史机遇的猜想[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2期(总第15期)[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书;宋代借贷业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昝金生;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郭婕;明代商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4 于少海;经济与社会:明清赣南社会经济的动态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强;晚明商业资本的筹集方式、经营机制及信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阿明;明代货币与货币流通[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平;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研究(1897-1949)[D];复旦大学;2008年

9 郑小娟;徽州典商在明清徽商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俞如先;清至民国闽西乡村民间借贷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辰;明代私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苗苗;对赣闽边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的再认识[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汪晓健;明清徽商典当业盛衰与现阶段我省典当业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侯吉庆;明清时期山西典当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滋润;清代前期湖南商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苏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安徽农村民间金融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杨心珉;明代社会的货币问题与黄宗羲的货币思想[D];宁波大学;2011年

8 杨贞;清代前期民间借贷法律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侯曦华;山西票号风险防范制度研究及借鉴[D];兰州商学院;2011年

10 宋洋;中国民间借贷利率管制法律路径的检讨与重构[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狄艳红;;清前期治理青海蒙古的政治政策述评[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03期

2 魏思艳;;清代前期山东沂沭河流域水灾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杨建庭;;近十年清代榷关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04期

4 苏奎俊;;清代巴里坤屯田述论[J];新疆社科论坛;2010年01期

5 范同寿;西南各族土司制度的瓦解与清代前期的改土归流[J];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02期

6 邓亦兵;清代前期竹木运输量[J];清史研究;2005年02期

7 邓亦兵;;清代前期税官的考核标准[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02期

8 熊英洁;;2008年清史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05期

9 李海涛;;前清中国社会冶铁业[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杜玲;;清代前期内地与新疆的商业贸易[J];黑龙江史志;2009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宝敏;李智勇;;清代前期林业思想初探[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林仁川;;清代前期台湾海峡两岸的交通与物流[A];海峡两岸五缘论——海峡两岸五缘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蔡家艺;;清代前期准噶尔与内地的贸易关系[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4 乔福锦;;“道德的弘扬”与历史的反动——简论清代前期文化对明中后期文化的“扬弃”[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5 蒲霞;;论清代(1840年前)淮河流域的垦殖活动及其影响[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范金民;;清代前期刘家港的豆船字号——《太仓州取缔海埠以安海商碑》所见[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赵志强;;清代前期的军国议政与满洲贵族[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8 何力;;清代前期关税征管制度[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风俗史研究[C];2007年

9 李金明;;清代前期澳门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10 吴伯娅;;碰撞与裂变——清代前期中西关系刍议[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刁丽伟;清初文化流入对东北地域文化开发的贡献[N];光明日报;2006年

2 尹钧科 富丽;清代北京的人口规模是怎样调控的[N];北京日报;2006年

3 常钰玮;“承德”名字的由来[N];承德日报;2007年

4 记者 陈香;西方人是如何影响清代宫廷的?[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小人参“滋补”大清二百年[N];沈阳日报;2011年

6 何瑜;清代的台湾政策[N];学习时报;2004年

7 王日根;论清前期海洋管理政策对台湾发展的影响[N];团结报;2009年

8 西北大学法学院 刘雁冰 吴小鹏;清代新疆法律制度述略[N];光明日报;2010年

9 王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截拨:清代漕运发挥社会功能的一种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南周;从康熙遗诏看雍正继位是否阴谋[N];朔州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晖;西学东渐与清代前期数学[D];浙江大学;2005年

2 尹全海;清代渡海巡台制度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文亚;清代伊犁社会经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二峰;清代河南地方司法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5 廖声丰;清代常关与区域经济[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建庭;税关与商品流通[D];南开大学;2009年

7 侯俊云;雍正朝东南海疆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马啸;17至18世纪清政府与蒙藏地区政治互动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燕飞;清代督抚张允随与云南社会[D];云南大学;2002年

10 赵红;明清时期的山东海防[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滋润;清代前期湖南商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玲;清代前期河南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元冬;清代前期文化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4 王利森;清代前期鄂尔多斯、归绥农牧交错区经济社会变迁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李研军;清代前期川藏大道塘汛设置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3年

6 杨贞;清代前期民间借贷法律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汪海军;清代前期潮阳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洋;清代前期旌表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郗鹏;清代前期回避制度述评[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肖卫华;清代前期湖北籍高层文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38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438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9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