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法观念考察——基于鄂尔多斯地区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 习惯法 蒙古族传统习惯 习惯法观念 话语表达 出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国家法的主导地位与统一适用是基础,习惯法作用的发挥应当是在这一前提之下实现的。认真对待少数民族习惯法,既要正确认识国家法与习惯法的不同特征与作用,又要对不同主体的习惯法观念进行培育与引导。本文以实证调查的方法客观描述了立法者、法官及普通民众的习惯法观念,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及对建设法治国家的启示,阐述了"无习惯法"意识可能引发的问题及树立正确的习惯法观念的重大意义。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country ruled by law, the dominant position and unified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law are the basis, and the function of customary law should be realized under this premise. It is not only necessary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national law and customary law, but also to cultivate and guide the concept of customary law of different subjects. 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common law concept of judges and ordinary people,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its format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untry ruled by law, and expounds the problems that may be caused by the consciousness of "no customary law" and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setting up a correct concept of customary law.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基金】: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自主科研项目“蒙古族习惯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以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纠纷解决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0.4
【正文快照】: 鄂尔多斯地区是游牧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化、工业化碰撞最为典型的一个地区。一方面,蒙古族传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仍切实存在并发挥着社会规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饮食文化、酒文化、婚姻、礼俗、祭祀等方面);另一方面,民众整体的规则观念因受到现代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淳锷;陈胜蓝;;放宽法律的视野:民俗习惯在我国审判中运用的现状研究[J];西部法学评论;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辉;马文哲;;论环境习惯法的司法适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李永莉;;民间规则与司法中法律的外部发现[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张建;;民间法在司法过程中实际功能的类型化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4 杨红英;;《论语与鸡》的民俗书写策略[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厉尽国;;民间规范司法适用制度化相关问题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熊云辉;;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研究述评[J];司法改革论评;2010年00期
7 张敏;;论民间规范在司法裁判中运用的充分条件[J];商品与质量;2010年SB期
8 王毅;;高科技BtoB品牌信任承诺机制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厉尽国;;论民俗习惯之民商法法源地位[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胡小芳;熊云辉;;论民俗习惯在司法中的运用[J];司法改革论评;2012年0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方文霖;民事习惯司法运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阿迪力·阿尤甫;中国维吾尔族婚姻习惯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赞赞;民事审判视野下的习惯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谭丽丽;我国法律渊源中的习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珍;民族习惯法司法适用探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熊性玉;论民事习惯的司法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莹;论习惯法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D];山西大学;2010年
6 刘叶思;和谐司法视野下民俗习惯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D];重庆大学;2010年
7 周守俊;论藏族习惯法的司法适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永碧;论民族自治地方对国家法的变通[D];山东大学;2012年
9 王怡;瑶族习惯法在民事司法中的适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立朋;少数民族习惯法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运用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茜;米广弘;;加强民主党派话语表达 发挥多党合作制度优势[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楚宏;;成语“无动于衷”词典释义述评——兼谈概括性与具体义的取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晓霞;;畸形的旅途—读《我弥留之际》(英文)[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烨;女性话语的矛盾表达[D];苏州大学;2006年
2 马天剑;党报叙事实践之批评性反思[D];西北大学;2005年
3 林姗;论农民在新闻媒介中的话语表达[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付伟;清初广东方志话语表达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郝伟;框架理论视野下的中美灾难新闻报道[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吕慧媛;孤独的狂放与追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冯慧玲;中国新谍战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袁春;《简·萨默斯的日记》的叙事技巧[D];河北大学;2010年
9 胡燕娜;华丽影像负载下的“中岛表达”[D];南京大学;2013年
10 于月;边疆民族地区微博中的族群表达与族际交流[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75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475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