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论快递公司限额赔偿格式条款的效力

发布时间:2018-03-05 23:01

  本文选题:限制性赔偿 切入点:归责原则 出处:《黑龙江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限制性赔偿条款作为典型的格式条款,在现今社会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从早期的海上运输到现在的铁路、航空运输都有其身影,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限制性赔偿条款也被应用于保险、金融、邮政等新兴行业。快递作为一个在邮政行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在大多数国家里也普遍适用限制性赔偿条款应对营业风险。快递公司在使用限制性赔偿条款时,是将其作为格式条款印于快递单背面的“使用须知”、“快递服务协议”、“快件运单契约条款”等格式合同中,加之对快递行业的立法不足,致使各种各样的快递纠纷频现,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证。发生损失后,因限制性赔偿条款的效力问题而出现了裁判不一,高上诉率的现象。本文从快递公司限额赔偿格式条款的效力入手,考察和借鉴国外快递行业的相关立法,结合我国实际,探寻我国快递公司限额赔偿格式条款的效力问题,提出具体的影响效力问题的因素,以期寻求到保护消费者权益与快递公司发展的平衡。
[Abstract]:Limited compensation terms as the typical terms of format, is widely used in modern social life, from the sea to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early now, air transport has its fig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mited compensation terms are also used in insurance, finance, postal and other emerging industries. Express as a development in the postal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the emerging industries in most countries generally refer to the limit of indemnity to deal with business risk. The express company in terms of limited compensation, as printed on the format of the terms of delivery single back "notice", "express service agreement", "express consignment contract terms" such as the format of the contract, in addition to the courier industry to express the lack of legislation, resulting in a variety of disputes are frequent, consumer rights cannot be guaranteed. The loss occurred, because of restrictive compensation. The validity of models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referee a high appeal rate phenomenon. From the effect of the courier company limited compensation standard terms of the study and draw lessons from foreign legislation of the express delivery industry, combining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explore our country express validity limit compensation standard ter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influence factors effect and in order to seek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and the express company development balance.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0.5;D922.2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晓欣;浅谈格式条款的规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10期

2 管维;关于格式条款的立法建议[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张琴;;关于完善我国格式条款合同制度的思考[J];天山论坛;2001年Z2期

4 郑小琳;论格式条款及其规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王育;浅议格式条款[J];律师世界;2002年12期

6 孙聚团;论格式条款合同制度的完善[J];焦作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李莉,刘振杰;浅析邮政合同中的格式条款[J];邮政研究;2003年03期

8 刘海存,张瑞荣;格式条款的缺陷及其成因[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赵一强;;论格式条款的整体规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年04期

10 马得懿;;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格式条款之考量[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楼国华;;浅议格式条款[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2 陈霞;郝胜林;;关于格式条款效力的思考[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黄瑜;;格式条款的缺陷与法律规制[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4 李明桓;;仲裁案件时格式条款的运用[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贾玉平;张毅;;快递服务运单格式条款研究[A];2011’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赵萍;邵万权;;浅析房屋销售,租赁合同纠纷中所涉格式条款的举证责任分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吴清旺;;商品房预售合同格式条款之民法规制[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方刚成;;试论对保险格式条款的规制——以《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九条和第十七条为重点[A];浙江省2013年保险法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林青;格式条款≠霸王条款[N];法制日报;2005年

2 记者 姚們;去年十大不平等格式条款公布[N];法制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潘继红;挑战农资格式条款保护农民合法权益[N];国际商报;2005年

4 王丽萍 李燕;论格式条款的解释[N];人民法院报;2000年

5 贾玉平 高育红;格式条款的判定[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记者张国材;中消协搜集不平等格式条款[N];市场报;2003年

7 记者 张松伟 特约记者 汤黎明;上海合同格式条款有“规矩”了[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8 记者 姚們;2005年度十大不平等格式条款评出[N];法制日报;2006年

9 本报法律组;学生转学退学,学校应否退还学费[N];检察日报;2007年

10 江阴工商局市场合同科 陈士龙;格式条款的不平等现象及监管对策[N];江苏经济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丹丹;对格式条款的审视[D];贵州大学;2007年

2 王丽美;格式条款利弊分析及其综合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郑智强;格式条款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付茹;论格式条款的立法调整[D];山东大学;2009年

5 厉文清;格式条款三论[D];烟台大学;2009年

6 马兵务;格式条款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李益;网店经营中的格式条款问题[D];兰州大学;2010年

8 王刚;论格式条款的规制[D];河北大学;2010年

9 孟蝶;格式条款解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梁卡特;论格式条款及其效力[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72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572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b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