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发展历程及其改革创新
本文选题:个人信息 切入点:欧盟 出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欧洲个人信息保护法起源于隐私权,与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紧密相连。在欧盟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分别以《1981年个人信息保护公约》为主要表现形式、《1995年个人信息保护指令》为主要表现形式、《欧盟一般个人信息保护条例》和《2016年刑事犯罪领域个人信息保护指令》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三个阶段,最终提高了欧洲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协调一致水平和深度。在2016年颁布的两个个人信息保护法规文件中,欧盟改革创新了个人信息行政管理机制,全面保障了个人对其信息的控制权,重新分配了信息控制者、处理者之间的义务和责任,完善了信息跨境和刑事活动领域的特殊信息保护规则。通过该改革创新,欧盟旨在协调统一各个成员国的法律,提高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为信息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这对于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制定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借鉴。
[Abstract]:The European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Act originates from the right to privacy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main forms of expression are the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1981, the Directive on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1995, the regulations on the Protection of General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n the area of Criminal offences of 2016. The protection instruction is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main form of expression, In the two documents on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ssued in 2016, the European Union reformed and innovated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mechanism.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guarantee of individuals' control over their information, reallocating oblig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between information controllers and processors, and perfecting special rul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formation across borders and in criminal activities. The EU aims to harmonize the laws of each member country, improve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provide institutional prot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conomy, which provides 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law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
【分类号】:D95;DD9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廖宇羿;;我国个人信息保护范围界定——兼论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的区分[J];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02期
2 张新宝;;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J];中国法学;2015年03期
3 石佳友;;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蒋舸;;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模式的选择——以德国经验为视角[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齐爱民;;个人信息保护法研究[J];河北法学;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秀娟;罗敏娜;;互联网金融中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以《民法总则》的出台为契机[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04期
2 李碧云;;网络视野下个人信息的定义研究[J];南方论刊;2017年08期
3 王利明;周友军;;我国《民法总则》的成功与不足[J];比较法研究;2017年04期
4 韩旭至;;个人信息类型化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5 吴伟光;;从隐私利益的产生和本质来理解中国隐私权制度的特殊性[J];当代法学;2017年04期
6 宋义欣;;互联网金融隐私权之保护[J];福建法学;2017年02期
7 韩旭至;;个人信息权载入民法典刍议[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8 曾彩霞;尤建新;;大数据垄断对相关市场竞争的挑战与规制:基于文献的研究[J];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2017年06期
9 韩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条评析[J];法制博览;2017年17期
10 张新宝;;民法分则侵权责任编立法研究[J];中国法学;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汉华;;论互联网法[J];中国法学;2015年03期
2 谢远扬;;信息论视角下个人信息的价值——兼对隐私权保护模式的检讨[J];清华法学;2015年03期
3 张康之;向玉琼;;网络空间中的政策问题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4 何治乐;黄道丽;;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的出台背景及影响[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4年10期
5 赵秉志;;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问题研究[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6 裴洪辉;;美国推“橡皮擦”法案,抹掉未成年人的网络过失[J];法律与生活;2014年01期
7 王利明;;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以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为中心[J];现代法学;2013年04期
8 齐恩平;;实名制政策与私权保护的博弈论[J];法学杂志;2013年07期
9 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年01期
10 王利明;;论个人信息权在人格权法中的地位[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艳滨;;论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制的几个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1期
2 翟峰;;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意义及主要内涵[J];秘书;2006年05期
3 赵素云;田天;白福华;;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明年启动贸易争端或提前降临[J];农村金融研究;2006年08期
4 南方木;;“个人信息保护”何时列入立法计划?[J];中国信息界;2006年11期
5 吴钢;;论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平衡关系[J];情报科学;2007年01期
6 孙鹏;郭玉梅;王开红;;个人信息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J];软件工程师;2007年06期
7 齐爱民;;论个人信息保护基本策略的政府选择[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陈家兴;;个人信息保护需法律“护航”[J];人民论坛;2007年22期
9 齐爱民;;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经济功能与人权意义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许春尧;;加拿大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及借鉴[J];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高志明;;论个人信息保护中的自律与监督[A];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C];2013年
2 潘迪;;日本国民的知情权——以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为视角[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肖登辉;;行政法视野中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兼论个人信息保护法与行政信息公开法的关系[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汤啸天;芦琦;汤擎;吴玲;;电子商务与个人信息保护[A];2002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2年
5 林蔚;;软件技术保护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发展趋势及冲突解决机制——以微软“黑屏”事件展开[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连宣;大连制定实施个人信息保护规范[N];中国冶金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张玉光 胡杰 霍志坚 李刚;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迫在眉睫[N];人民公安报;2007年
3 陈默;《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启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4 馨轩;中欧个人信息保护高级研讨会在连召开[N];大连日报;2008年
5 阮喧;个人信息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努力[N];大连日报;2008年
6 张俊卿;切实重视个人信息保护[N];光明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丘勋锐 黄明健 郝帆;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刻不容缓[N];人民公安报;2009年
8 记者单纯刚;滥用私人信息现象严重 个人信息保护亟须加强[N];经济参考报;2009年
9 成都传媒集团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陈文勇 熊德壮 李娅;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N];成都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姜云飞;个人信息保护:为外包安全上保险[N];大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聂生奎;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洪海林;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姚岳绒;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抗抗;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媒体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珍玲;信息公开视野下的个人信息保护[D];中南大学;2010年
3 秦洁;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李欣欣;论个人信息保护与合理利用[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5 张苑;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杨佶;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探析[D];厦门大学;2007年
7 朱峰;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赵刚;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杨化锋;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D];重庆大学;2013年
10 杨振;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93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593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