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律规则的规范性评价——道义论、后果主义与社会演化
本文选题:后果主义 切入点:道义论 出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法律规则的规范性评价是法律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其中,道义论和后果主义是最为重要的两个理论框架。由于道义论可能导致对社会福祉的损害以及广泛的决断性缺失,因此不适合作为真实世界中法律规范评价的可行基础。由于法律在社会—文化演化过程中形成的规则体系,社会—文化演化遵循后果主义规律,因此,相对于道义论,后果主义是符合演化稳定性的较为可行的法律评价标准。运用演化理论,可以很好地把非后果主义的优长融入后果主义之中,其中,规则后果主义尤其适合被运用于法律制度的评价和改进。
[Abstract]:The normative evaluation of legal rules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legal philosophy. Among them, deontology and sequentialism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theoretical frameworks. Therefore, it is not suitable to serve as a feasible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of legal norms in the real world. Because of the rule system formed by law in the course of sociocultural evolution, the sociocultural evolution follows the law of consequence, therefore, in contrast to the deontic theory, The principle of consequence is a more feasible criterion of legal evaluation which accords with the stability of evolution. By applying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the advantages of non-consequence doctrine can be well integrated into the doctrine of consequence, among which, The rule consequence doctrine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legal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309054)
【分类号】:D90-0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邓晓芒;;康德论道德与法的关系[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2 桑本谦;;反思中国法学界的“权利话语”——从邱兴华案切入[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8期
3 郭春镇;王云清;;作为法律实用主义的“权利话语”——以一起“难办”案件的“能动司法”为切入点[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先蓉;邓晓宇;;高校贫困生现象:效率与道德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丁文广;秦静;;甘肃省文县自然—社会环境与贫困危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4 吴艳美;任建兰;;山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贫困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5 叶明;;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检视及展望——基于户籍制度的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6 吴春梅;路宏伟;;江苏“脱贫攻坚”工程解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7 屈晓娟;;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城市生活能力研究——以陕西省渭南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8 陈平;;安徽省农民进城务工对“三农”建设的推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9 张树全;;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的出租车数量管制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张占斌;;关于改革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俊武;卢现祥;;公共支出、政府治理、部门效应与共享式增长——基于中国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张曙光;;政府经济管制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曲振涛;周方召;仲深;;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法经济学视角解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韩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分配:演进与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高春花;;论耻感的道德价值——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例[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7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胡道玖;;可行能力视野下的公共财政制度[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王东;;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哲学基础与四大难题[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王昱;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齐自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史兰芳;被胁迫行为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裴雅青;香江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贾(?);论当代中国社会团体参与问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智;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宋委倩;诸城市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彭光灿;马克思人学理论视野下的人本管理理论重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罗超群;政府公共财政信息公开法律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铁初;中国古代精神病人犯罪法探析[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2 何恬;;解读刑法第18条——兼谈对精神病人违法行为处理的不足和完善[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3 黄莹;王厚伟;;生存权优于债权——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规定》[J];法学评论;2006年04期
4 王厚伟;论生存权的保障不应以牺牲债权为代价——对《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6条的质疑[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许瑞敏;;在债权与生存权的缝隙中寻求平衡点[J];人民司法;2009年18期
6 苏力;追求理论的力量——《法律理论的前沿》代译序[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2期
7 张文显,姚建宗;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5期
8 苗金春;;法律实用主义的进路及其贡献——司法能动主义的理论渊源[J];学术界;2008年04期
9 苏力;;法条主义、民意与难办案件[J];中外法学;2009年01期
10 黄宗智;;中西法律如何融合? 道德、权利与实用[J];中外法学;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太宁;;试论宪法作为部门法的本质特征[J];当代法学;1988年03期
2 兆丰;从人治走向法治——商品经济、民主政治与法治社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3 ;“提前介入”活动应有完备的法律规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4 ;八、法律体系[J];学习导报;1994年06期
5 戴松;;论电视新闻报道的法律规范[J];新闻天地;2003年04期
6 陈启庆;;从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看“法源条款”的缺失[J];修辞学习;2006年04期
7 刘树桥;;法的本质论纲[J];求索;2007年02期
8 程朝阳;;论法律的局限[J];北方法学;2008年04期
9 徐向暹;;浅谈法的本质[J];法制与社会;2008年22期
10 胡光志;靳文辉;;论法律的不完备性及其克服[J];理论与改革;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松峰;;法律逻辑的“真"——法律规范的真值问题探疑[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2 李洁珍;;民营企业权益的法律保护[A];宜春市发展民营经济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鸿钧;;关于建构法律逻辑的思考[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4 张鹰;;论法律规范语词的不一致性[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金承光;;从法律逻辑学的视角审视规范逻辑[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洪;;论法律推理[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7 徐静琳;李瑞;游依群;康洛奎;谌爱华;张甄;孟庆刚;姚杰;;规章编纂研究[A];2003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3年
8 孔红;;一个法律规范逻辑的形式语言及语义[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9 孔红;;从法律规范的不一致性看道义系统的初始规范词[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知文;;论司法判决证立的基本方法[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倪寿明;也谈禁令与法律[N];人民法院报;2003年
2 主讲人 广东省云浮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陈杨忠;如何正确适用法律[N];中国医药报;2011年
3 冯健鹏;极度的精密在法律中应受非难[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冯健鹏;惯例是另外一种法律[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戴丽娟 秦法;同居8年老头去世 “继母”竟成“女保姆”[N];江苏法制报;2005年
6 王 旭;法律的隐性漏洞与目的论限缩[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王新宇;公民个体法律意识的形成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冯健鹏;法律一旦模糊不清人们陷入可怕奴役[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高萤;英国法律规范艺术图片尺度[N];中国摄影报;2009年
10 记者 程士华 杨玉华;徐景龙代表:尽快修改法律规范公益捐赠[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旭东;法律规范理论之重述[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夏昊;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抵触之解决[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周峗;“应当”的法哲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4 苗炎;哈特法律规范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魏治勋;禁止性法规范的概念[D];山东大学;2007年
6 黄捷;论程序化法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汤善鹏;立法权正当行使的法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王为东;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季金华;当代中国法的现象之本质理论的历史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钱锦宇;论法律的基本必为性规范[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朋;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法律支持[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曲娜;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法律观及其法治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楚红梅;论凯尔森法律规范理论[D];山东大学;2007年
4 苏娣根;论凯尔森基础规范理论的内在逻辑[D];湖南大学;2007年
5 齐建慧;道德与法律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李见伟;论法律规范的有效性[D];河南大学;2010年
7 刘佳;试论私力救济的规范化[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8 韩阳;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与法律[D];苏州大学;2007年
9 郭联想;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法律移植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谢晓冬;良法之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338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633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