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文明共融的理想——论重建东亚法哲学的文化前提

发布时间:2018-03-19 10:54

  本文选题:文明冲突 切入点:文明共融 出处:《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认为要使文明冲突背后的价值观冲突给人类和平秩序带来的威胁降到最小,需要思考一种文明共融的理想。这种理想会形成反对价值观输出的国家工具性、重建价值观形成的文化正当性和承认价值观创造的文化交互性三个价值观新视角。它们将成为重构东亚概念及东亚法哲学的文化前提,从而为东亚法哲学的存在意义和发展愿景提供新的可能。
[Abstract]:This paper holds that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threat to the peace and order of mankind caused by the conflict of values behind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we need to think about an ideal of civilization integration, which will form a national tool against the export of valu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legitimacy of the values an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cultural interaction created by the values will become the cultural premis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East Asian concept and the philosophy of East Asian law. Thus it provides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existence significance and development vis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law in East Asia.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崔钟库,金珍庆;东亚普通法论[J];法学研究;2002年06期

2 张中秋;;从中华法系到东亚法——东亚的法律传统与变革及其走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武安隆;从“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兼说“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的异同[J];日本研究;1995年01期

4 深濑忠一;铃木敬夫;白巴根;;日本宪法和平主义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J];太平洋学报;2008年11期

5 五十岚清,林青;为了建立东亚法系[J];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03期

6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7 蔡春华;;从“理想”到“觉醒”——冈仓天心的亚洲一体论的构造及其悖论[J];中国比较文学;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春丽;;论中国法制发展的战略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王圣扬;孙世岗;;西方诉讼证明标准本土化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翟继光;;经济法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4 王超;;新世纪中国司法改革之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5 强昌文;范德安;;底线伦理与权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6 韩春晖;;论行政处分对象的范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7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9 赵坤;;论移植宪法的权威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10 王浩斌;;现代化与现代化理论的全球化逻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辉;;侵权法的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以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杨明;;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姚文放;;审美文化学研究的现代视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朱孔武;;民营经济发展与宪法改革模式的选择[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文化精神[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解锟;英国慈善信托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郑现U,

本文编号:1633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633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0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