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会学中国化思考
本文选题:法社会学 + 中国化 ; 参考:《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摘要】:法社会学中国化的主旨是建设中国的法社会学,这是世界法社会学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法社会学对世界的贡献。我们需要思考法社会学发展的方向,明晰法社会学中国化的主题,进行法社会学中国化的努力,以养成我国法社会学的独立品性,形成法社会学的本土风格,促进中国法社会学的成熟,推进中国问题的解决和中国社会的进步。
[Abstract]:The purport of legal sociology in China is to construct Chinese sociology of law, which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logy of law in the world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Chinese sociology of law to the world. We need to think about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logy of law, clarify the theme of Chinese sociology of law, and make efforts to make it Chinese, so as to cultivate the independent character of sociology of law in our country and form the native style of sociology of law. To promote the maturation of Chinese sociology of law, to promote the solution of Chinese problems and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society.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0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世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法社会学构思[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09期
2 姜帆;张霁雪;;全球化视野下的法社会学[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3 胡平仁;;法社会学的百年历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陈虎;;法社会学实证研究之初步反思——以学术规范化与本土化为背景[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2期
5 宫进;;论西方法社会学之流变[J];山东审判;2007年03期
6 颜毅艺;;法律的自治与开放——当代美国法社会学方法论变革导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5期
7 郝文娟;李旭燕;;论中国的法社会学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年12期
8 颜毅艺;;论本科法社会学教学的课程安排[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3期
9 张凌鹰;;布莱克纯粹法社会学理论概要及其借鉴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2期
10 张秋娇;;法社会学的法价值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汤唯;冯勇;;法社会学在中国二十世纪初之演化[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2 胡勇;;古村土地资源纠纷的法社会学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永杰;;程序异化的法社会学考察论纲:以冤案为样本[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4 陆剑;;农地流转的实践图景——鄂中个案的法社会学透视[A];2009年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陈欣;;论WTO执行救济机制的完善——基于法社会学的分析[A];中国入市第二个十年:新起点与新挑战——WTO法与中国论丛(2013年卷)[C];2012年
6 曹更海;谭振荣;;我国民事送达制度改革之路径抉择——基于法社会学分析[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高其才;法社会学的中国化[N];检察日报;2011年
2 季卫东;法社会学有必要重视金融问题[N];检察日报;2014年
3 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 谢可训;解读“诉讼爆炸”的几个法社会学公式[N];人民法院报;2012年
4 王波;城市的归城市,农村的归农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张建;重视作为方法的法社会学[N];法制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郭潇雅 吴运亮;深入基层追问“法律是什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记者鲁小彬 通讯员张建;需挖掘传统文化法治元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汤唯;法社会学在中国[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杜健荣;卢曼法社会学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征宇;探源法社会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善根;法社会学理论资源的梳理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肖际红;布莱克纯粹法社会学理论探析[D];湘潭大学;2006年
4 臧毅;调解员式权威在乡村的植入:“乡村判官”杨斌圣的法社会学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凯;行业调解的法社会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6 孙凤霞;孟德斯鸠法社会学思想解读[D];黑龙江大学;2016年
7 李文锋;布莱克纯粹法社会学思想初探[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娄曲亢;法社会学名词在中国语境下的变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于妙妙;反传统的纯粹法社会学[D];山东大学;2007年
10 罗冠男;论纯粹法社会学之行为方法论[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93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793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