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中国特色的法治思维
本文选题:中国法治思维 + 西方法治思维 ; 参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法治思维的提出,是党和国家向世人发声,显示出中国进行法治建设的决心和信心。我们所强调的法治思维,应称之为中国法治思维,它和西方国家业已存在的法治思维相比,虽然存在联系,但更存在本质区别。中国是一个具有较深厚人治思维传统的国家,法治思维的生成并非简单易行,需要在生成环境和土壤上创造条件,为其树立奠定坚实基础。单纯从技术属性和特征的角度来剖析法治思维,并不能将它和西方法治思维进行有效区分。不从治理战略角度来考量法治思维,较难树立和运用正确的法治思维。中国法治思维呈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既体现为人民的法治本质,也是法治思维的中国话语、法治建设的中国话语,是不同于西方普世价值思维方式的法治思维,是一种马克思主义法治观。
[Abstract]:Putting forward the thinking of rule by law is the voice of the Party and country to the world and shows China's determination and confid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The thought of rule by law, which we emphasize, should be called Chinese thinking of rule of law. Compared with the thought of rule of law already existed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re is a connection, but there is mor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it and the existing thinking of rule of law in western countries.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profound tradition of rule of man thinking. The formation of rule of law thinking is not simple and practical. It is necessary to create conditions in the environment and soil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its establishment. Analyzing the thinking of rule of law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echnical attributes and characteristics can not distinguish it effectively from western thinking of rule of law. It is difficult to set up and apply correct thinking of rule of law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thinking of rule of law from the angle of governance strategy. The thinking of rule of law in China presents obviou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not only the essence of the people's rule of law, but also the Chinese discourse of the thinking of rule of law. The Chinese discour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s the thinking of rule of law different from the mode of thinking of universal value in the west. Is a Marxist view of the rule of law.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大学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专项课题“中国共产党法治思想和实践的发展”(CLS(2016)ZX02) 2017年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湖北省大学生法治教育发展体系化推进研究”(17ZD01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段凡;;国家的现代性理解[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02期
2 江必新;;法治思维——社会转型时期治国理政的应然向度[J];法学评论;2013年05期
3 顾培东;;中国法治的自主型进路[J];法学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孙笑侠;;法治思维的基本要领[N];北京日报;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军;;中国法治发展:一般性与特殊性之兼容[J];比较法研究;2017年04期
2 李亚娟;肖周录;;当代法治教育的内涵与目标[J];未来与发展;2017年07期
3 柯心;;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的法治思维与机制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06期
4 党东升;;群体“法治思维”变迁的过程论解释[J];法律方法;2017年01期
5 蔡艺生;;论经验隶属性和法治化程度对司法裁判的影响——基于认知科学角度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03期
6 顾培东;;法学研究中问题意识的问题化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7年04期
7 刘涛;;当代中国司法工作中的党委协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7年02期
8 章志远;;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呼唤行政法学基础理论创新[J];法学论坛;2017年02期
9 鞠成伟;;论中国共产党治理的法治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年01期
10 段凡;;确立中国特色的法治思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华;;人民法院化解社会矛盾的几点思考[J];人民司法;2012年23期
2 崔永东;;司法价值论与司法平衡论[J];法学杂志;2012年09期
3 段凡;;论权力应是公权力[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朱力宇;化国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涵盖立法平等[J];求实;2012年07期
5 马怀德;;法律实施有赖于“法治GDP”的建立[J];人民论坛;2011年29期
6 公丕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制现代化议题[J];法学;2009年05期
7 里赞;;变与不变:转型时期的中国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1期
8 程燎原;;晚清“新法家”的“新法治主义”[J];中国法学;2008年05期
9 顾培东;;中国法治进程中的法律资源分享问题[J];中国法学;2008年03期
10 张贤明;文宏;;中国官员责任追究制度建设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茂金;论辩证性思维[J];新长征;2002年08期
2 田力;;自主创新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3 顾智明;;论共生思维[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于浩;;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法治思维[J];北方法学;2014年03期
5 韩同友;近十年来邓小平思维方式研究综述[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年02期
6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方刘;;论推动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中国化[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杨楹;思维方式研究的历史考察与前瞻[N];福建日报;2001年
2 赵晓岚;“上吐下泻”的免责思维[N];天津日报;2007年
3 江苏省逻辑学会会长 张桂岳 李昌平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 吴林根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周一平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杨信礼 东南大学教授 陈爱华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韩庆祥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张义生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爱莲 南京大学教授 郁慕镛 江南大学文学院 吴格明 南京大学教授 张建军 南开大学教授 张斌峰 无锡市公安局副局长 张跃进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部教授 董根洪;民本思维:推动制度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4年
4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柴文华;与《中国人的思维批判》的若干共鸣[N];黑龙江日报;2012年
5 ;寻求传统思维转化的契机[N];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于建廷;理性走向民众的新路[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朝;毛泽东思维方式内容和特点的研究[D];西华大学;2013年
2 高鹏;中西近代科学与法律发展中的思维方式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3 郭承福;论人本思维[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代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再认识[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培培;论古希腊的认识论传统和思维方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37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837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