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OCCIPI模型的中国“拜杜规则”分析
本文选题:“拜杜规则” + 赛德曼立法学说 ; 参考:《科学学研究》2014年01期
【摘要】:借鉴美国"拜杜法案"而形成的中国现行"拜杜规则",旨在解决财政性科技投入所形成的RD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与管理问题。既有研究尚欠缺一套兼具描述、解释、评价和预测作用的整体性分析工具。ROCCIPI模型,是赛德曼教授夫妇立法理论与实践的核心方法。基于该模型分析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与适用"拜杜规则"并进行制度再设计。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 of R D achievements caused by financial inves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urrent "Baidu rules" of China formed by the American "Baidu Act" is used for reference.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a set of holistic analysis tools for describing, explaining, evaluating and predicting, which is the core method of Professor and Mrs. Seidman's legislative theory and practice. Based on the model analysis, we can more accurately understand and apply the "Baidu Rule" and redesign the system.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RQ2011011)
【分类号】:D9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宗晓华;唐阳;;大学—产业知识转移政策及其有效实施条件——基于美、日、中三版《拜杜法案》的比较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2年01期
2 胡朝阳;;科技进步法第20条和第21条的立法比较与完善[J];科学学研究;2011年03期
3 李晓秋;;美国《拜杜法案》的重思与变革[J];知识产权;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娜;;浅析高校专利转化利益平衡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0期
2 孟晓非;;促进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的对策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11年Z1期
3 唐素琴;罗先觉;;生物医学研究对美国大学专利和许可活动的影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10期
4 喻亚平;周勇涛;;典型国家品种权公共政策实践经验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经济问题;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政;当代科学与技术知识所有权问题[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雨松;美国专利创造性审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湘潭大学;2010年
2 向忆华;对PatentTroll的法律分析及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蔡文姝;我国大学专利实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于君伟;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张伟红;政府投资低碳技术专利权归属[D];河南大学;2012年
6 肖园;马克思主义视野下我国科技立法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7 郑碧;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知识产权权属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8 何家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的知识产权归属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陈瑜;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徐辉;;美国大学技术转移中的困境——《贝多法案》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2 天野郁夫;鲍威;;日本国立大学的法人化:现状与课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3 张韬略;黄洋;;《德国专利法之简化和现代化法》评述——浅析德国专利法律的最新修改[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10期
4 乔永忠;朱雪忠;;利用财政性资金形成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兼评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第20条和第21条[J];科技与法律;2008年06期
5 乔永忠;万小丽;;我国国家资助科研项目发明创造归属政策绩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7期
6 袁晓东;;论我国科技项目中的知识产权政策[J];科学学研究;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真;;韩国惩罚性赔偿制度[J];中国外资;2011年10期
2 吕中行;谢俊英;;传统知识地方立法保护初探[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3 ;不正当竞争案例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08年04期
4 童锡君;;西方“熊猫”与东方“精灵”——菲亚特诉长城汽车外观设计侵权案评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09期
5 胡晶晶;;美国关税法337条款及对我国的适用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0年05期
6 吴汉东;;微软:在原告与被告之间[J];法人;2010年06期
7 王娜;;“发酵”的商业秘密案[J];法人杂志;2005年05期
8 郭健;;朗科向全世界叫板[J];英才;2005年05期
9 廖小文;;美国科技立法的历史沿革及其启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06期
10 蒲公英;;世博知识产权刑案“第一案”纪实[J];浦东开发;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强;周健;;337条款与WTO原则的冲突[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5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5年
2 魏衍亮;;美国国家知识产权法律研究院的发展动态[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罗文志;谢会生;杨霞;焦维;;创新型企业上市的商标权保护问题——伊立浦上市商标纠纷案例评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4 王啸波;;美国337条款的特点和应对措施[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5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5年
5 李圣敬;包晓波;;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下应对美国337条款[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5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5年
6 邓宏光;;构建我国专利权不侵权确认之诉制度——以美国确认之诉为借鉴对象[A];专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7 杨红菊;姜丹明;;俄罗斯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A];专利法研究(1998)[C];1998年
8 吴浩;;WTO规则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9 崔翮;;由贵州“老干妈”官司所想到的[A];贵州省2007年档案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7年
10 施杰;;关于商业秘密以及竞业限制条款的法律依据及存在的问题[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高博;高法发布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魏小毛 胡Z,
本文编号:1935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935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