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条件下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议题——“经济新常态与中国法治发展”智库圆桌会议综述
本文选题:中国法治 + 法治中国 ; 参考:《法学》2016年06期
【摘要】:2016年5月21日,由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编辑部与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经济新常态与中国法治发展"智库圆桌会议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举行。与会学者紧紧围绕"经济新常态与中国法治发展"这一主题,发挥智库研究特色,以问题为导向,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多学科视角,对经济新常态下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命题与理论共识、法治经济的战略应对、法治变革的路径探索、法治社会建设转型与部门法治发展创新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Abstract]:In May 21, 2016, the round table of "the new norm of the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was held by the editors of the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law of East China Law University and the Institute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of China and the Law School of th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The conference held at the Xianlin Campus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conference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ew economic norm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of the think tank, take the problem as the guid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olitical science,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law, and so on, the proposition and theoretical consens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 under the new normal economy under the law, the strategic response of the rule of law economy, the path explor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reform,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the Department. A thorough discussion was mad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分类号】:D92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荣军;;中国法治发展的社会基础[J];清华法治论衡;2000年00期
2 高鸿钧;21世纪中国法治瞻望[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刘武俊;;“富士康诉讼”凸显中国法治“亚健康”[J];民主与科学;2006年05期
4 周晓慧;;中国法治政府的目标:公共服务型政府[J];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19期
5 贺霄;刘钰婷;;中国法治的过去与未来[J];法制与社会;2006年18期
6 刘武俊;;2007年中国法治前景前瞻——2007年中国法治发展趋势展望[J];改革与开放;2007年02期
7 蒋安杰;;回望中国法治三十年[J];法制资讯;2008年11期
8 ;《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09年卷即将出版[J];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9 ;中国法治发展的目标冲突与前景分析[J];公安研究;2009年08期
10 ;《研究生法学》20周年特刊征稿启事[J];研究生法学;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红阳;;我谈董必武法律思想与中国法治三十年[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2 杨亚佳;;中国法治发展模式探讨[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龙小宁;;权利假说理论与中国法治发展[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熊先觉;;百年中国法治路[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5 鲜连发;;董必武法律思想与中国法治三十年[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6 熊先觉;;百年中国法治路[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7 李曙光;;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8 陈芸;;略论中国法治的资源取向[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9 陈霞;;董必武法律思想与中国法治三十年[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10 李鸿渊;;新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历程与经验回顾——以权利与权力良性互动为视角[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萌;法治蓝皮书归纳去年中国法治五特点[N];法制日报;2008年
2 杨守勇;中国法治网有“记者”近百,全是假的[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罗争光 黄安琪;评析中国法治“大事件”[N];团结报;2013年
4 公安部 丁国强;中国法治的基因[N];北京日报;2013年
5 丁国强;期待现代中国法治之路早日走向成熟[N];法制日报;2013年
6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贵连;从贵族法治到民主法治:中国法治转型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刘作翔;标准化:中国法治向纵深发展的标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李艳洁;天津达沃斯再推中国法治进步[N];中国经营报;2014年
9 李林;中国法治——已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N];团结报;2014年
10 祁铁华 长春市委党校;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N];吉林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祝庭显;民本与民主交织下的新中国法治之路[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亚鹏;法律人性化与中国法治的发展[D];安徽大学;2007年
2 张猛;中国法治路径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陈洋;中国法治正当性的理据简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 潘丹丹;诉辩交易与中国法治秩序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杨宪民;中国法治困境的思考[D];郑州大学;2006年
6 李琴宝;中国法治建设路径选择[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文州;实践思维视域下中国法治的改进[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8 陈文霞;风险社会背景下中国法治的发展与完善[D];河南大学;2013年
9 李勋;中国法治变革下的价值观冲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杨玉坡;法治启蒙与中国法治秩序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12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012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