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中国古代废除死刑论的得与失

发布时间:2018-06-29 19:13

  本文选题:中国 + 古代 ; 参考:《长江丛刊》2015年31期


【摘要】:我国历史上曾经经过两千多年的封面统治,对于各类刑法的制定与修改也经过了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其中死刑最为一个较为典型的罪民常常被人们拿来研究。基于我国古代立法沿革来讲,对于死刑的规定也进行了很多改革与尝试,但是在封面统治下,死刑的执行不仅方式类别众多,如较为常见的有:凌迟、骑木驴、腰斩等,惩罚方式较为残忍。而历代也对废除死刑争执不休。其中,结合当时社会发展背景,对废除死刑后的具体刑罚执行上,我们可以研究它的得与失。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 afte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of cover rule, the formulation and revision of various criminal laws has also undergone a process of constant 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which the death penalty is often studied as a more typical criminal. Based on the evolution of our ancient legislation, many reforms and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on the provisions of the death penalty. However, under the cover rule, the execu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is not only of many types, such as the more common ones are: Ling Chi, riding a wooden donkey, chopping in half, and so on. Punishment is more cruel. And successive generations have been wrangling over the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Considering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at that time, we can study its gains and losses on the specific penalty execution after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委党校;
【分类号】:D929;D9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靖新阁;;死刑存废之根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8期

2 李明德;中国古代的复肉刑之争及其对刑罚制度的影响[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许薇薇;;中国古代废除死刑论的得与失[J];长江丛刊;2015年31期

2 陈灵海;;唐代籍没制与社会流动——兼论中古社会阶层的“扁平化”动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建;;清末至民国时期死刑观念变革浅探[J];法学杂志;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胡师侠;;违法之“最”[J];家用汽车;2010年12期

2 明人;;智者的螺丝钉[J];当代工人;2013年20期

3 伊嘉日;;入乡随俗的惩罚方式[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1年12期

4 川都;盖湿毯子:菲律宾处罚违章行人[J];安全与健康;2005年04期

5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俞晓莉;惩罚孩子的艺术[N];湖北日报;2004年

2 北京大学法学院 史朝霞;爱的回收:一种危险的惩罚方式[N];中国妇女报;2007年

3 黄晓华;过半家长打过孩子[N];海南日报;2004年

4 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教研室 王必闩;阳光总在风雨后[N];江苏教育报;2014年

5 艾琳工作室;爱犯错误的豪雨[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丽君;教育惩罚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蒋蕊蔓;唐代宗教法与世俗法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6年

2 黄巧玲;教育惩罚的张力与限度[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梁光勇;羞辱惩罚的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83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083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b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