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传承制度渊源追溯与历史演变
[Abstract]:Patriarchal inheritance is the basic mode of Chinese family kinship before modern times. Both the royal family, the official family and the ordinary people follow the system of inheritance. Since modern times, after the abolition of imperial power, after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liberation of the laws and policies, patriarchal inheritance system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As far as contemporary times are concerned, under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stitutional patriarchal inheritance has lost the support of laws and policies, but in civil society, custom still plays a role in maintaining it and influencing people's practic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D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严成;;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民国律师公会[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李文东;;社会规训与选择: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家庭性[J];兰台世界;2011年19期
3 宫靖;“限桌令” 引致的曲直之争[J];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15期
4 吕宽庆;;清代民间异姓继承问题研究[J];云梦学刊;2007年04期
5 韩秀桃;民国时期法律家群体的历史影响[J];榆林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林祥福;;婚约订立中的制定法和民间习惯的冲突——以民国时期黑龙江省关于亲属继承习惯之报告为例[J];青春岁月;2011年06期
7 艾晶;黄小彤;;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女性犯罪研究——基于犯罪调查的一种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张诚;;民国时期刑法主客观主义之争[J];刑事法评论;2009年01期
9 王丽花;;民国时期华北乡村集市的社会功能演变[J];魅力中国;2010年06期
10 王晓霞;;从《月华》看民国时期回族知识群体的国家意识[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宋海燕;;民国乡村书院的演变——对庐陵两本书院志的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戚厚杰;;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及教训[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王欣;;马长寿先生的康藏研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6 冯敏;;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7 王波;任俊;;民国时期甘肃发行“节约建国储蓄券”历史背景及其版式[A];第二届西北五省区钱币学会协作会议专辑[C];2002年
8 慈鸿飞;;民国时期中国西部农业资源开发[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敖俊德;;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两个基本问题——写在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20周年之际[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刘伟;;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对现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嘉宾;民国时期成县的马帮和脚骡店[N];民主协商报;2005年
2 张声和;匹马曾经地尽头[N];温州日报;2006年
3 记者 陶玮邋实习生 刘莎;通元发现民国时期建筑[N];嘉兴日报;2008年
4 李万万;民国时期的改良年画[N];团结报;2010年
5 陈江涛 王俊明;特品特藏 双人双锁[N];中国档案报;2005年
6 林南中;纪念章见证民国时期漳州的一次体育盛会[N];闽南日报;2006年
7 陈香;学界反馈力量大《民国时期社会调查》出《续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记者 刘华;有力驳斥“民国时期西藏独立说”[N];团结报;2010年
9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的主要特色与成就[N];光明日报;2004年
10 张艳华 章慕荣;民国时期的一场中外香烟大战[N];团结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杨常伟;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D];山西大学;2009年
4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何北明;民国时期北京地区水、旱、传染病等灾害灾荒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6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8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段汉武;民国时期中国绘画史叙述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丹丹;民国时期典权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兰波;中国传统相学及其近代化转型[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铁军;民国时期江苏省农村合作运动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樊磊;民国时期政府移民政策述略[D];吉林大学;2007年
5 康民强;民国女子日常生活与女性意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雪;民国时期服饰简论[D];吉林大学;2008年
7 谢贵平;民国时期的山东匪患与民众自卫(1911-1930)[D];山东大学;2005年
8 王文;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李晓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匪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804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280442.html